日本问题专家认为温家宝与安倍会晤落实了计划中的"战略性"内容
联合公报标志'融冰'初见成效
11日,在温家宝总理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会晤之后,中日双方在东京发表了《联合新闻公报》,确立了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内涵。
| |
中日关系处于“政治家推动”阶段
联合公报表示,双方将保持领导人经常往来,启动两国总理共同出席机制,加强外交当局对话和防务交流,中国国防部长今秋将应邀访问日本。另外,安倍也表示希望今年再次访华。
高兰指出,自去年安倍对中国展开“破冰”之旅后,上述内容就已经在双方的规划之中,这次能以联合公报的形式发表出来,说明温家宝总理的访问一开始就进行得很顺利,把计划中的内容都落实了下来,“融冰”初步取得成效。
她表示,联合公报确定,今后中日将在政府领导人、政党、议会等多个层面展开更多的交流,两国走出了高层领导不进行正式会面的阶段,对未来双边关系的发展十分有利。
“法国和德国的关系在二战之后也曾经历波折,但经过双方领导人的频繁对话,两国最终实现了和解。这说明,政治家的努力对国家间关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中日关系也处在政治家发挥巨大作用的阶段,而在两国政治家的共同努力下,双边关系确实有所改善。”
扩大青少年交流体现“战略”意义
对于联合公报中的“人员往来和青少年交流”部分,高兰认为,这体现了中日着眼长远的考虑,而着眼长远正是“战略”的重要意义。
“青少年是未来的希望。这次日方宣布在今后5年大规模邀请中国高中生访日,双方还就双向实施两国青少年大规模交流计划达成一致,目的在于培养友好的接班人。”高兰说,“民间的交流有时候比政府间往来还要困难,因为政府之间有正式的渠道和机制。这次在联合公报中着重提出这种民间的人员交流,也是希望通过政府的力量推动‘战略性’关系的建立,并能在未来继续稳固和加强。”
高兰表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日之间关系比较友好,民间友好往来也很频繁,中日希望今后能再现这一良好局面。
从“友好”到“战略”是一次飞跃
联合公报还在一些具体的问题上进行了明确。比如说,“中方表示同意进口符合中国检疫标准的日本大米”。高兰表示,这其实是一个对日本表示友好的象征性举动。“日本并不生产很多大米,出口更少。但是,扶持农业是自民党的执政基础,而农业也被日本政府和许多国民视为立国之本。”
又比如,在近来日本媒体时常炒作的所谓的东海问题上,双方同意在“都能接受的较大海域进行共同开发”。高兰分析说,这意味着双方同意进行共同开发的海域有所扩大,“‘中间线’200海里之外的较大海域,可能成为今年秋天中日双方探讨的共同开发的范围”。
“从联合公报的具体内容来看,温总理的‘融冰’之旅,就是希望两国今后能以一种‘普通’的心态,更理性地互相看待。”高兰说,“我的一点感想是,中日关系从过去提出的‘友好’,到现在致力于建设的‘战略互惠’,就是一个双方认识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晨报记者 吴志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