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政委陈华平一心谋打赢,他所在的济南军区某装甲旅,连续两次以军区总分第一的成绩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许多兄弟部队的同志前来参观见学,陈华平总是先介绍他们“走麦城”的历史:“一根手指不过硬,五指攥紧方成拳。
建设“打仗型”党委班子
“走麦城”的故事发生在两年前。军区领导来旅里检查工作,在部署完任务后,突然提出抽考党委“一班人”的军事素质。
“联合作战对指挥员的主要要求是什么?”“敌军新型导弹战术性能是什么?”……一道道考题使几名常委卡了壳。更让人尴尬的是,当首长询问旅里有什么“绝活”可以展示时,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
“你们在接待上想得这么周到,却不知道我是来干什么的!以这样的状态怎么能带兵打仗?”首长的话,像山一样压在每个党委成员的心头。
党委会连夜召开。陈华平说:“任何解释都没道理,现在要做的是认真查找问题,立刻付诸行动,在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
很快,一份《建设“打仗型”党委班子工作规划》摆上了每名常委的案头,同时,《个人补短计划》也分发到了每个常委手中。陈华平说:“这个《个人补短计划》说白了,就是每个常委立下的军令状!”
装甲旅很多官兵至今还津津乐道“一班人”学军事的痴迷劲头:有的常委走在路上、坐在车上、蹲在厕所里也拿着操作手册研究;有的半夜打着手电加班训练。旅长游爱宁为了探索装步分队水上驾驶训练方法,在水上训练场一住40多天,白天顶着烈日推演,晚上忍着蚊虫叮咬进行理论攻关,训练结束,带回6项研究成果;参谋长杨军有次去接人,因想着训练上的难题,竟鬼使神差地把车带进了训练场。
“进班子先学主战装备,想进步必须军事过硬。”去年10月,新来的政治部主任万幼文前来向陈华平报到:“政委,我刚来,是不是先到基层转一圈,熟悉一下情况?”陈华平的回答只有一句话:“你眼下什么也不要做,先到连队把主战装备学好再说!”
万幼文没想到,他到任的第8天就走上了考场。军区一位领导来旅里检查,提出“抽考一名最年轻的常委”。万幼文二话没说,驾起新型步战车奔向训练场,风尘滚滚。军区领导点点头,说了句“还不错”。
党委议训不是纸上谈兵
2005年底,一个特殊的议训会正在装甲旅党委会议室召开。由于刚刚在济南军区组织的检查验收中受到充分肯定,机关不少人感到,这该是个总结经验的会。没想到,陈华平却意外地唱起了“反调”。
“我觉得,这次检查虽然成绩不错,可暴露出来的问题更值得我们深思。”陈华平率先发言,“部队反应时间太长,离实战需求还有很大差距;对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困难估计不足,导致通信不能‘动中通’;有的指挥员对战场情况判断不准,实战背景设置过于理想化……”随即,其他常委纷纷发言,对照实战需求自上而下找差距,查找出23个薄弱环节。
不几天,集团军党委收到来自装甲旅的专题反思报告。与此同时,旅里“正确看待形势,保持清醒头脑”的专题教育也拉开了序幕。
这并不是“作秀”。从那以后,装甲旅训练场上白色的坦克靶统统涂成迷彩伪装色,机枪靶的颜色也更换成与周围环境一致的土黄色,尽管考核成绩有所下降,但实战能力却提高了。陈华平反复向大家说:这样做,值!
今年年初,军区转发了装甲旅党委加强对部队军事训练领导的经验,并在经验的后面附上了该旅党委领导军事训练统筹图和党委议训规范图。文件下发后,许多部队领导拍案叫好:“只要按照图上规范的内容、形式、步骤来操作,就能有效杜绝形式主义,把管训议训制度落到实处。”
“党委议训不是把机关搞的作训计划过一遍,议训就要议问题,就要议出名堂来。”陈华平经常向党委班子成员灌输这一思想。
有一次,作训部门向党委递交了一份关于组织某新型装甲车和步战车水上驾驶的训练计划。党委会上有人提醒陈华平,这个课目在大纲中是选训内容,风险很大,如果战斗员操作不慎或遇到机器故障,很可能导致翻车或熄火,即使侥幸伤不到人,整台装备也面临着水浸报废的危险。为安全起见,还是别自找麻烦。
陈华平和旅长游爱宁一碰头,很快形成共识:“不管是不是选训课目,只要未来战争需要,即使风险再大,我们也要练!”经过周密组织,该课目顺利实施。近年来,在旅党委“一班人”的坚强领导下,全旅不仅高标准地完成了所有的必训课目,80%的选训课目他们也完成了。
前年夏天,旅里接到通知,集团军将在半个月后,以全装全员、实兵实弹演习的方式对旅里的战斗力进行一次全方位综合考评,演习中将设置很多复杂战术情况。旅机关有人提出,总部、军区的领导也要莅临演习场,旅里是不是先搞一下预演?
此建议被摆上党委会,“一班人”很快形成共识:未来战争没有预演,演习作为和平时期的战争,也不能搞预演!
会议一结束,旅里立即下发通知,一切按实战的标准来。为了提高演习难度,他们还请求上级把演习的地点改在复杂陌生的地域进行,增加现代战争中的强电磁干扰、精确打击、空中侦察等课目。虽然这样做使全旅在演习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但党委班子着眼实战谋打赢的精神却赢得观摩者称赞。
把以训练为中心落到实处
部队建设方方面面都需要钱,但在这个旅,每年拿出近一半的机动费用于战备训练,是党委制定的一条铁规矩。有位新进班子的常委拿着上级文件,指着其中规定的比例给陈华平看,想留点机动经费救救急。陈华平严肃地说:“提高部队打赢能力,就必须重点保障战备训练!”
2005年,对装甲旅党委班子来说,是个充满挑战之年:接受军区重点建设项目的考核验收;承办军区“畅通工程”现场观摩会;完成总部赋予的演习评估系统试验论证。不了解内情的人,很难想象这些任务的艰难:重点建设项目细化成35类127项具体工作,分解为800多个硬指标,仅各类建设项目就高达93个,大到训练场、军官训练中心、坦克车库,小到加油站、维修间、洗车台;“畅通工程”需要新建、拓宽道路10多公里,搬运土石数十万立方……
陈华平带领“一班人”反复推敲,科学谋划,向统筹要效益。在党委议训会上,他们制定了军事训练必须坚持的“四个不能”:在各项工作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军事训练的时间不能被挤占;在公差勤务多的情况下,军事训练的人员不能被抽用;在时间少、头绪多的情况下,军事训练的内容和环节不能被简化;在各类考核验收中,军事训练的效果不能掺丝毫水分。
为了使常委精力向“中心”聚焦,他们定下规矩:无论啥活动,常委们按分工行事,可到可不到的会,不到;可吃可不吃的饭,不吃;可讲可不讲的话,不讲。
年底,3项考核被挤到了短短半个月之内。
总部装备“五配套”建设检查组郑重地向集团军和旅党委提出两条书面意见:“装甲旅首长机关和分队干部十分辛苦,一年来很少有人休过囫囵假,没有过一个完整的双休日,作为领导,要多关心他们;这次检查,我们听到、看到了许多催人泪下的先进事迹,你们的宣传工作却做得很不够。”满分为500分的检查验收,装甲旅得到了498分,名列第一!
“畅通工程”现场观摩会上,数百辆各式装备如钢铁巨龙,风驰电掣般驶向集结地域,而跑在最前面的8辆坦克,全是旅党委常委驾驶的。那个壮观的场面让集团军两位主官流下了热泪,他们清楚地知道,部队全员全装出动时间提高4倍,“一班人”付出了多少汗水!5年来,在陈华平和旅党委“一班人”带动下,装甲旅先后有28项工作受到总部、军区表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