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华社太原4月11日电11日11时27分,我国自行研制的“海洋一号B”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卫星准确进入了预定轨道。
寿命更长视野更宽
据国家海洋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海洋一号B”卫星主要用于海洋水色、水温环境要素探测,将为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河口港湾的建设与治理、海洋污染监测与防治、海岸带资源调查与开发,以及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等领域服务。
具备自我修复能力
“海洋一号B”卫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白照广11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基于计算机网络和软件方面的改进,我国小卫星已具备一定的太空自我修复能力。小卫星是指重量在1000千克以下的卫星。以往小卫星往往采取设备备份的办法来预防故障,但过多的备份设备无疑会增加卫星的重量。白照广说,11日发射升空的“海洋一号B”卫星应用了新的技术,由十余台星上计算机协同工作,通过软件的备份来替代硬件的备份,如果设备出现故障,可以通过软件自主修复。
海洋观测效益显著
我国首颗海洋卫星“海洋一号A”是11日发射成功的“海洋一号B”卫星的“哥哥”。它在轨运行近两年间,为海洋环境预报提供了实时数据和产品服务,在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海洋环境保护与灾害预警、海洋科学研究及国际与地区间海洋合作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效益。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介绍说,“海洋一号A”利用卫星数据制作了52幅我国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河口地区的资源调查和植被分类图、岸线动态变化图、河口悬浮泥沙分级图等,监测到我国沿海发生的赤潮灾害16次,对我国渤海每年冬季3个月左右的结冰期进行了海冰预报,并获取了大量南北极冰盖数据,为科学考察提供了基础数据。发展系列海洋卫星国家海洋局局长孙志辉11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透露,未来数年我国将逐步发展3个系列共5颗海洋卫星。根据规划,中国的海洋卫星将由海洋水色卫星系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系列、海洋监视监测卫星系列组成。孙志辉介绍,11日发射升空的“海洋一号B”属海洋水色卫星,我国将以此为起点,陆续发射3个系列的海洋卫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