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生长在杭州的吴奇峰先生,1961年自浙江美术学院毕业分配至新疆文联。四十多年来,他的足迹踏遍了天山南北。神奇瑰丽的山川令他陶醉,勤劳质朴的人民使他冲动,置身于多姿多彩、美不胜收的神奇世界里,他深深领悟了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这句话,“离开了生活,文艺创作就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吴奇峰先生精于人物画,尤以工笔重彩见长,先后创作了一大批反映新疆各民族人民生产、生活的精美画作,其中有多件作品入选第四、五、八、十届全国美展,及“百年中国画展“等重大展览。面对他的画作,我们总能感受到一股纯正、亲切、浓厚的美感扑面而来,其中既包含了奔放、热烈、淳朴的边疆风情,也倾注着画家坦荡、真诚、炽热的激情。
绿草如茵的草原,洁白如云的羊群,蜿蜓清澈的河水,俊俏秀丽的哈萨克少女,构成了一幅如诗如歌的牧区美景。虽然画家只刻画了一个姑娘的背影,但少女的音容笑貌宛如就在眼前,就连马儿的神情都像是陶醉在了悠扬的牧歌声里,通过这幅《遥远的地方》,我就完全理解了王洛宾为什么要说出“我愿抛弃了财产”、“我愿做一只小羊”的誓言,这般诱人的景色,如此美丽的画中人,谁看了都会动心。
古老的胡杨树下,辽阔的大漠深处,五个衣着鲜艳的维吾尔族女孩,几张舒心、灿烂的笑脸,将号称“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与满脸稚气的小姑娘安排在一起,使小女孩天真烂漫的笑容在胡杨树干深刻粗糙的肌理衬托下生机勃勃,相映成趣。这幅《大漠女儿》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一个艺术家难得的胆识与才华。
拖家带口的人潮,川流不息的车马,琳琅满目的物品,此起彼伏的叫卖声,是新疆巴扎的流行色,其间装饰华丽、銮铃叮咚的出租马车,更是巴扎上一道靓丽的活动景观,《马“的士”》这幅画选取身着节日盛装相拥在马车上满脸喜笑颜开的维吾尔族妇女作为描绘对象,巧妙地展现了南疆巴扎五彩纷呈的感人场面。
明媚的阳光、慈祥的老人,精美的小帽,绚丽的色彩,《卖花帽的老汉》从一个侧面刻画了新疆人心灵手巧、乐观、爱美的优秀品质。
吴奇峰笔下可圈可点的优秀作品远不止以上四幅,像《迎来春色》、《大珠小珠落玉盘》、《乡村女教师》、《摇篮一曲》、《金秋季节》、《絮语》、《野趣》、《南疆村姑不知愁》、《边远村落的孩子们》等,也都是精心之作。在这些作品里,他塑造出来的工人、农民、干部、教师的众多艺术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这一幅幅真实、感人的精美画面,他运用自己手中的画笔,热情讴歌了令他深深迷恋着的一方热土与民众。他说“正是这些平凡的人们在成就着我们伟大的事业,他们是真正的英雄,我对他们充满了真诚的敬意。”这就是一个甘于在艺术天地里默默耕耘,总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总是在艺术创作上力求精益求精、尽善尽美的艺术家的心声。
吴奇峰先生中学时代就接受过著名画家沈涛、赖一匡等人的绘画启蒙教育;1956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从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李震坚、宋忠元、顾生岳等名师,经过了学院派教育严格的素描训练,并秉承了江浙画家重视笔墨情趣的传统。因而,他笔下的人物形象造型准确、神情并茂、技巧娴熟、功底扎实。其画风不仅饱含时代精神,而且富有民族神韵,明显是在吸收了中国传统写意花鸟画的笔墨的基础上,又大胆融合了西方绘画的表现技巧和艺术观念。工写兼顾、巧拙相济,精细之中见洒脱,巧妙之中含质朴,常常使欣赏者能够体味到一种纯真、秀丽、清新、自然的审美享受。
他既擅长水墨也工于重彩,画笔始终没离开过新疆的少数民族题材,在人物画以外,还同时兼擅骆驼、毛驴与山水等题材,画路很宽。
虽然已经在艺术上取得了不凡的成就,但吴奇峰先生说起来却很不满足,他遗憾的是很多新疆的著名历史事件基本上还没人画,特别是一些关系到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重大活动,如工业建设和南疆改水等方面的题材,自己也都没有来得及进行表现,他说这些只能留给后人去做了。
谈到艺术追求,已是古稀之年的吴奇峰先生坦诚地说自己最大的艺术理想,就是要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奋斗目标,画出一种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画风,并立志做一个人民喜爱的艺术家。这一点在他的作品里可以充分得到验证。
画家简介
吴奇峰浙江兰溪人,1937年11月出生。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新疆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1956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从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李震坚、宋忠元、顾生岳等名师;1961年毕业后分配到新疆从事美术组织工作及中国画创作,历任新疆美术家协会秘书长,新疆文联秘书长,新疆美术家协会第三、四届主席,新疆文艺系列高级职称评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四、五届理事会理事。曾被文化部、全国美协聘为第五届、第八届全国美展评委、总评委。1999年被评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德艺双馨文艺百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第六、七、八届委员。入疆四十多年,其创作了一大批反映新疆各民族生活的作品,其中有10余件入选全国美展及“百年中国画展”等重要展览。1990年在台北举办“吴奇峰丝路风情水墨画展”。数10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天津艺术博物馆、北京人民大会堂新疆厅及海内外友人收藏。作者:康书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