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体育馆俯瞰
本报记者 李石营 摄
工人正在钢结构上施工
本报记者 李石营 摄
北京大学的东南角上,一座由钢筋混泥土建成的“现代宫殿”傲然挺立着,试与中关村北大街上林立着的现代风格建筑一较高下。它是为2008年乒乓球赛而专门新建的奥运场馆。金属屋盖上两条螺旋展开的曲线构成了中国古代宫殿屋脊的造型,设计者特地选用了黄色建筑材料来铺设屋面,俨然就有了琉璃瓦的效果。建筑物前,两层楼高的台阶直通二楼,更增加了整座“宫殿”的气势。
倘若仔细观察,这座“现代宫殿”又在传统宫殿上增加了一些新的元素。在屋顶中央、两条屋脊之间夹着一个透明球体。这样一个独特的屋顶造型,总设计师汤朔宁及同事给它取了一个富有深意的名字———“中国脊”。“这个脊梁是民族之脊、教育之脊、体育之脊、建筑之脊。”汤朔宁道出了设计的寓意,“那些敢于抗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仁人志士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北京大学是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祥地,是中国教育的脊梁;乒乓球是我们的国球,从这个意义上说乒乓球是中国体育的脊梁也再合适不过;再者,屋脊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象征,因此,我们从一开始就想到了要用一个形象的设计来表达‘中国脊’这个概念。另外,这种螺旋形的曲面设计很好地体现了乒乓球运动的速度、力量和旋转,屋盖中央的玻璃球体则象征着乒乓球。”
如此美妙的蓝图要变成实物绝非易事。这种将钢结构扭曲出角度的做法与“鸟巢”的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处。这就意味着,要构建这个三维立体的曲面屋盖钢结构,需要有几十榀主桁架,每一个主桁架,又由几十个副桁架组成。这么多的钢桁架,每一榀的形状角度都不同,需要做大量的模拟实验来计算出精确的数据。“很多大型建筑为了形状优美,一般做法是在平的屋顶上再做一个“假”的造型,而我们首次成功地运用了建筑结构本身来呈现建筑造型。”谈及此,汤朔宁语气中透着自豪。让汤朔宁疲惫的还有为保护古物而重新修改设计方案。在体育馆的西侧,“修”出了一座清朝园林中仅存的四合院——“治贝子园”和一棵200多岁的白皮松(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白皮松之一)。为了保护古物,整个体育馆向东移了6米。另外,其西侧的副馆——游泳馆,在打好地基的情况下,不得不上下错位,将里面所有的管道和布线都拐个弯,整个地下室向南移动3米。虽然这给施工增加了许多难度和不便,却让这座位于中国最古老的学府中的“现代宫殿”即便在数年之后,还能与这些百年历史的人文古迹和谐地站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