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民盟盟员 杭州广播电视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 杨悦梅
本报记者 王力 现场约访
“杨老师”,平日的生活里几乎大家都这么叫杨悦梅。今年的政协会场上,委员们也都称她为“杨老师”。因为第一次参加“两会”,这位从事了多年高等教育的新委员就替她的学生们说了不少真心话——《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打造杭州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关于对市教育局开展市属高校大学生创新成果评选的几点建议》两份提案上,杨悦梅把“重视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了自己参政议政后第一份“作业”。
“杭州某企业开出6000元月薪,3个月只招到两名技工。”几个月前,报纸上的一个报道引起了杨悦梅的注意。“‘技工荒’都已经成了热门新闻了?”杨悦梅仔细调研了杭州市技工供需市场后发现,杭州拥有6万余家工业企业,近70万产业工人,技术工人占产业工人的49%,其中高级工仅占技术工人的10%。而在杨悦梅的工作中,却是另外一幅截然相反的景象:人们对高职教育的偏见比较严重,认为只有考不上大学的学生才会去读高职,想读高职的学生很少,再加上高职在最后一个批次招生,生源质量也无法保证。
“很多高职学生读书的时候苦一点,但是毕业后的工作都非常好,就业率在90%以上。一个高级技工待遇并不比白领差。”杨悦梅说起自己的学生,一脸骄傲。她还发现,现在已经有大学生在普通高等院校毕业后,再选择去接受某一方面的职业教育,成为一名高级技工。然而,现实存在的矛盾又让她感到无奈:“技工的经济地位相当高了,但是社会地位不够。”
这个困惑让杨悦梅多了一个心眼,在“杭州要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决策背景下,她坐不住了:“这样的比例结构是很难达到先进产业水平的,也就很难把制造业真正提高上去。杭州已经到了应该真正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时候了!”为此,杨悦梅建议:政府在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的同时,要加强对第一线劳动者的宣传力度,提高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我是新委员,其他方面研究也不透,等到以后深入调研后再提。”杨悦梅的话和她简单朴实的外表一样,也显得很谦虚。“高等教育和学生我稍微了解一点,作为行内人,不提外行话。能够替学生说说话,也算是尽我做老师的一点责任吧。如果能通过‘两会’的平台,为政府提供一点有用的建议,那也算是不愧对老百姓赋予我的使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