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场全景
嘉宾合影
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徐沛东
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余隆
4月12日,为庆祝北京国际音乐节创立10周年,由北京报业集团、中国艺术研究院和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基金会共同主办,《影响》杂志承办的“传承·传扬·传颂纪念北京国际音乐节十周年”的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国家文化部、北京市政府等相关部门领导以及来自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艺术家研究院等音乐界专家学者、广州交响乐团、上海歌剧院等国家知名音乐演出团体代表和行业主流媒体的代表,共同对中国音乐文化事业和北京国际音乐节的繁荣发展建言献策,同时也为北京国际音乐节10周年“4+1”主题庆典活动拉开了大幕。
北京国际音乐节:文化市场繁荣的炫目名片
与会人士通过对北京国际音乐节一系列回顾与展望的深入专题研讨,分别从文化品牌、艺术成就、社会影响等不同角度对北京国际音乐节多年来建立的艺术成就和社会影响给予了高度评价。从1998年至今的10年的时间里,北京国际音乐节从无到有,它的成长与所取得的艺术成就、社会影响力迅速增长,北京国际音乐节正在以自己的独特方式与世界共享当代艺术资源,并且成为了北京乃至中国文化市场高度繁荣的一张炫目名片。
运作模式的成熟 业界同行的典范
北京市文化局局长降巩民认为,北京国际音乐节的十年成功,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前提和根本,就是音乐节具有清醒而深刻的文化理念,十年来音乐节的成功和辉煌是这个理念结出的丰硕成果。在这样的理念支持下,北京国际音乐节成熟的运作模式,应该成为国内所有艺术节走向成功的典范。
在分析北京国际音乐节自身的音乐价值以及对中国音乐文化事业的推动方面,中国音乐协会常务副主席、作曲家徐沛东认为:从北京国际音乐节多年来的演出状况来看,除了演出作品的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音乐节呈现的多种多样音乐艺术形式的也是空前的。同时“名作、名家、名团”这种高质量的艺术水准坚持,让北京国际音乐节成为了一棵巨大的梧桐,引来世界各地的美丽凤凰来栖息。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北京国际音乐节能够顺应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义不容辞地担当起推进本土音乐作品的重任。在中国,由于相应的文化机制目前尚不完善,各级政府还没有出台专门的文化措施来推动古典音乐的新作品的发展,而文化艺术团体和艺术院校也因为资金等方面的问题没有更多的精力推动新作品,而北京国际音乐节则通过企业赞助的形式使新作品的创作和演出成为可能。近年来我国新音乐作品的问世渐呈上升趋势,并由“中国气派”进而提高到“中国概念”,北京国际音乐节在这一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十分重要。
公益普及传统大受赞誉
此外,北京国际音乐节一直以来坚持的公益普及传统也成为会上讨论的热点,认为无论是坚持十年不变且逐步扩大规模和范围的大学生音乐会,儿童音乐会和普及音乐教育活动,还是近年来逐步推广的“走入社区”活动以及合理票价政策,北京国际音乐节在项目运作模式和资源开发利用上,体现出的是一种独特的理性思考与务实作为,让更多的普通市民能够走进音乐厅,以高端文化去影响大众娱乐。”
在研讨会上,各界专家从艺术水准、社会效益、教育与公益活动等几个方面,探讨并总结出来“北京国际音乐节十大成就”,并征求现场各界代表的意见。最后,大家纷纷对北京国际音乐节的未来发展表示深切的期望。“希望借着音乐节10年,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基金会能够更大地承担起传播先进文化的社会责任,在以先进文化影响大众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希望北京国际音乐节的品牌在大背景下,能够打造得更加成熟,更具影响力。在满足文化艺术需求的同时,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促进中国的音乐文化艺术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