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600岁南
50年前,他的一声呐喊为我们留下这段城墙
朱偰(音xie)一个尘封已久的名字,却是一位文化、学术界的奇人。
1932年,年仅25岁的他,从德国柏林大学获得经济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受聘于国立中央大学,先后任该校经济学教授和系主任。
| |
如今,斯人已去。摆在我们案头的两本书———《金陵古迹图考》、《金陵古迹名胜影集》,图文并茂、一图一考,是关于南京这块土地历史文化遗存最为翔实的记录。
历史的天空下,从不乏人物风流,治学严谨者,而捍卫历史和真理的勇气最难能可贵。“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中华门和石头城。”“他是‘护城之神’。”在数次浩劫激荡的岁月里,为了保护南京古城墙,朱偰没有沉默以对,奔走呼告,以血肉之身抵挡住毁城的行径。
4月15日,南京人应该记住这个日子———这是倾其毕生,保护南京古城,后被迫害致死的著名经济学家、史学家朱偰诞辰之日,明天,我们遥祭百年朱偰。
女儿朱元春深情回忆父亲朱偰 快报记者 顾炜 摄
踏遍青山
普查南京古迹第一人
朱偰与南京文物古迹保护结缘,最早是在1932年。这一年,25岁的朱偰获得德国柏林大学经济学和哲学博士,回国受聘为中央大学经济系教授。自从他踏上了南京的土地,就被这儿的一切深深吸引了。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恰逢国民政府“首都计划”轰轰烈烈地实施,南京大量的文物古迹遭到破坏。“那时蒋介石提出拆除明城墙,将墙砖用来建中央军校。”南京著名作家薛冰说,这个决定遭到了文化界的强烈反对,徐悲鸿等文化名人连续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进行批评,迫使蒋收回成命,但其他的很多文物古迹就没这么幸运了。
朱偰就是在这时开始对南京文物古迹进行实地考察的。“调查范围东至丹阳、西至当涂、南到胡熟、北及浦镇……”在朱偰的女儿朱元春的记忆中,那些日子父亲总是早出晚归,背着照相器材和沉重的测量仪器进行实地探访。一些偏远地方他得骑马去。有一次,父亲在明故宫附近拍照被宪兵发现,怀疑他正在偷拍军事目标。宪兵勒令他将底片全部冲洗出来,发现他拍的全是南京的古迹文物,才将他放了。
大师有子
业余爱好的家学渊源
朱偰是一位经济学家,为什么却对南京的文物古迹如此痴迷?这归因于朱偰的出身。朱偰的父亲是著名史学家朱希祖先生,朱自清、茅盾、顾颉刚、傅斯年、范文澜等都出自其门下。出于对历史的责任感,更为了督促政府保护文物,朱偰对南京周边的史迹进行实地调查。“他是对南京古迹文物进行普查的第一人。”薛冰说。
曾任南京博物院院长的著名考古学家曾昭燏说,朱偰的《金陵古迹图考》、《金陵古迹名胜影集》和《建康兰陵六朝陵墓图考》是“调查时最好的参考资料”。
传奇相见
与刘伯承陈毅同游石头城
朱偰《金陵古迹图考》竟促成了他与刘伯承和陈毅两位将军传奇式的见面。朱元春回忆道,1951年9月22日,朱偰正在南大教学,中共南京市委派人来说,“刘伯承将军、陈毅将军欲一见朱先生。”约定第二天派车来接。落座后,刘伯承高兴地说:“昔日在延安读你书(指《金陵古迹图考》)时,很想与作者一见。可那时我在解放区,先生在国民党统治区。今日书与作者俱在面前,可谓如愿以偿。”之后,刘、陈二将军约朱偰赴清凉山等处参观。
不久,刘、陈二人又同朱偰一起参观了南唐二陵。在朱偰当天的日记中,记录了午饭席间,朱偰就二万五千里长征十七勇士抢渡大渡河以及红军经过凉山彝族地区的详细情况,询问刘伯承将军。刘伯承的一番细述,他当作珍贵的史料照实记录,“亦可作研究党史者之参考焉。”
赤子其心
新官上任“三把火”
1955年3月,朱偰被任命为江苏省文化局的副局长,负责分管文物保护。一时间,他似乎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位置。上任后,他在保护文物方面,做了三件事:发动省文物工作者进行全省文物普查,并公布了第一批和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拨款维修了位于南京、句容、江宁、丹阳的六朝陵墓石刻;重修了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苏州虎丘塔。
“记得当时清溪村东边和南边开通马路,建将军楼。因为那里是一个坡地,需要挖平,父亲就经常嘱咐我们放学后在路边观看,告诉民工如果有文物出土一定要好好保存。他自己下班也跑到工地向民工宣传要好好保护文物。”朱元春依然铭记当年父亲的谆谆教诲。
护城壮举
古城墙下的呐喊
当年,北京城头上梁思成的哭泣,南京城墙下朱偰的呐喊……朱元春的心头再次被刺痛。
1956年6月中旬,朱偰接到紧急报告,称有人在城南拆毁明代古城墙,若再不制止中华门城堡即将毁灭。朱元春还记得父亲忧心如焚的样子。“父亲立即赶到现场,那里像刚经历了一场攻城的恶战,古城堡转眼间成了一堆瓦砾废墟。幸好鬼脸城还未拆除,父亲又立即赶到南京市政府,要求立即制止这种行为。”
明城墙保护专家杨国庆说,1956年,大规模的城墙拆除开始了,目的是拆下城砖搞城市建设。政府还成立了一个拆城委员会,理论是“古为中用”,对失业者实行以工代赈,拆下一块城砖,可以卖一毛钱。最令人痛心的,是把古石头城上拆下来的条石,敲碎了当作修马路的小石子。而石头城南北一段的城墙,是南京最古老的一段城墙,是东吴和南朝的遗迹。
朱偰立即向南京市领导提出紧急建议,赶快下令停止毁城,并为电台写了广播讲话,四处奔走,联合社会各界共同呼吁,制止这一灾难。同时向中央文化部发电报,呼吁保护明城墙。在朱偰的努力下,中华门和鬼脸城终于保住了。“他是‘护城之神’。”已故著名作家艾煊说。
祸端始出
护城有功,划成“右派”
1957年,一夜之间,朱偰抵制破坏、保护南京古城墙的善举变成了“借保护城墙之名,攻击中共南京市委和市政府”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罪行”。朱偰被打成江苏省文化局头号大“右派”,职务撤销了,下放到江苏人民出版社当编辑,在资料室写卡片,搬运书籍,有时还得到农村干体力劳动。1961年9月,朱偰被摘掉右派帽子,后调南京图书馆工作。
“那时,我们几个孩子的年龄还小,每次偷偷躲在人群中看到台上被批斗的父亲时,心里非常痛。批斗会上的罪名繁多,父亲不屑也无法一一辩白。但是对于保护城墙的罪名,他永远不会低头认罪,‘关于拆城墙,我向政府提出批评,完全是从爱护文物出发,请允许我保留意见’。”
拆墙继续进行,跟中华门规模相同的通济门,以及太平门、金川门、草场门、水西门便从南京的地图上彻底消失了。“错批了一个朱偰,肢解了一座世界第一大城。”南京曹雪芹纪念馆名誉馆长严中说。但中华门和鬼脸城由于朱偰的努力,已由文化部下令保护,因此得以幸存。
冤狱丛生
满园春色突然枯萎
“父亲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他十分喜欢园艺、盆景。在小花园中,他一共种过99棵树。每天无论工作如何繁忙,他总是抽空在园中忙一会儿,他喜欢满园春色的感觉。可1965年的冬天,草木似乎也知情,一棵长了十几年的梅花树,年年开花,满树如彩云灿烂,那年突然枯萎死。难道这是场灾难开始前的预兆吗?”
1966年8月26日,南京图书馆造反派“红卫兵”和南京工学院“红卫兵”,在朱偰家整整烧了半天的书,一时间火光冲天。虽然朱偰再三阻止,声称这些书已经捐给了国家,(1965年捐给南京图书馆,“文革”前还没完全搬走。)是国家财产,但不起任何作用,损失不小。8月30日夜,红卫兵半夜闯进家中大肆搜查,通宵达旦。9月24日,南京中专学校红卫兵总部又闯来,撬开地板,挖地三尺,声称要查找枪支弹药、金银财宝,可找了整整一天半,他们只抄走了一百多轴古画、古董。全家人在惊恐中被撵走数次。
1968年7月15日夜里,朱偰含冤而死,留下愤怒绝笔:“我没有罪,你们这样迫害我,将来历史会证明你们是错误的。”
风范长存
内心呼唤先生的亡灵
“父亲离去后,我们只能在梦中与他相会……”回忆起父亲朱偰,62岁的朱元春双眼充满了泪水。“明城墙还能够保存大部分,这是我父亲希望的,也是今天每一个纪念他的人所共同期盼的。”
“我站在南京的古城墙上,淅淅沥沥的秋雨越来越大了,我分不清自己的脸上是泪水还是雨水,我在内心呼唤着先生的亡灵,南京人民不会忘记为保护明城墙而逝去的你……”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副会长丹青发出这样的感慨。
民进南京市委宣调处处长王长才说,纪念朱偰先生,不仅仅是纪念他对南京文物古迹保护所做的贡献,更重要的是继承他的精神,更好地保护南京的文物古迹。薛冰认为,朱偰先生所表现出来的知识分子的良知,对民族、国家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应该让当下商业化的,或者只埋头于书斋、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知识分子警醒。”
快报记者 常毅 郭芷冰
走在今天的南京城,你已想像不出当年金陵古城是怎样一副模样。当历史的烟云散尽,我们再次忆起朱偰,忆起这位被称为“南京城墙的保护神”的著名学者时,在他深爱的这片土地上,我们看到的有遗憾,也有欣慰。昨天,作家薛冰带记者沿着城墙一一走访,告诉我们,当年这一段段城墙到底经历了什么。
600年城墙,几段欣慰,几段悲凉
通济门:600年风雨,只留下了一个背影
站在大中桥上,向桥下的秦淮河望去,当年南京乃至世界城墙史上独一无二的杰作———通济门,也早已灰飞烟灭,成为《金陵古迹名胜影集》中那最后的映象。在朱偰的《金陵古迹名胜影集》中也有着一幅通济门鸟瞰图。“门凡四重,前为谯楼,南京各城门,除神策、太平二三门外,规制大多如此,可作为代表”。
可惜的是,这座看尽铅华的宏伟建筑在1959年前后被彻底拆除。“当时大兴土木,但是砖瓦厂又不够烧,所以大家便开始去城墙上挖砖……那是多么宏伟的一个建筑啊。如果朱偰没有被打成‘右派’,或许可以保留下来。”薛冰说,言语里充满着对通济门的惋惜。
直到现在,门内向西过大中桥则为繁华市井,古今如一。只是不见了通济门的影子。外侧九龙桥西侧为十里秦淮入城处———东水关。这段古城墙因东水关调节城内河水作用,得以保存,而成为市里保留最好的一处城墙。
中华门:为历史,倔强地坚持
如今残留的,也是惟一仅存的一座完整的瓮型城堡———中华门城堡,现在位于南京城的西南角。
在朱偰《金陵古迹名胜影集》中,有着三张中华门各个方位的照片。古老的照片上,灰蒙蒙一片,只有那段城墙倔强地闪耀着灰白色的光芒。
和薛冰一起来到中华门城墙下时,正值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让中华门平添神秘和沧桑。遍寻中华门周边的城南民宅,随手推开一扇宅门,在吱呀声中,听到了历史的叹息声。老宅子不知住过了几代人,虽然几近颓败,却难掩它曾经的繁华。
“这里,原来是很繁华的场地。”薛冰常常来中华门。因为只有在这里,摸着厚实的明城墙,他才感到欣慰。
薛冰介绍,1954年中华门曾经发过一次大水。“城墙因为战争时受到破坏,排水系统没有来得及修缮,所以多处塌方,砸死30余人。”因此,中华门城墙的西门一侧,自1954年起政府就组织拆除危险地段。“虽然是破坏,但因为经济所迫和人命问题,拆迁也不得已。还好,只是将城墙上半部挖走,下半部基本都保持完整。”
薛冰说,中华门得以保全完全要归功于朱偰。“他是一个学者,却不仅仅是学者。他是个伟人。”薛冰赞叹。斯人已去,城仍在,足可告慰。
石头城:为朱偰立的一座碑
对于城墙有着深厚感情的薛冰很少去鬼脸城,他说,每每翻阅到这一段的资料总是觉得心痛。“从1955年到1965年的十年里,一共拆除了7~8公里,而1965年~1979年也拆除了7公里。”
1956年下半年的一天,朱偰突然接到秘书紧急报告:驰名中外的石头城被“适应市政建设”的借口拆毁了一大部分。他听到消息后立即与消防队员焦急地乘上消防车,一路拉着警铃一路闯红灯,从城东赶到城西的石头城。只见鬼脸城以北一直到草场门被拆去二里多城墙。幸好作为石头城最有代表性的部分———鬼脸城还未拆除。于是,他赶到南京市政府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坚持要保护鬼脸城。
正是这一善举,让朱偰戴上一顶“右派”的帽子。对于这段历史,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艾煊先生在他的《帽子与城墙》一文中说:“只有朱偰直接拿‘帽子’换来的这座中华门城堡,到底没有被拆被毁,今天依然巍巍耸立……若在古代,人们会把朱偰视为护城之神而去敬重他。”
鬼脸城留存下来,也算是为朱偰的信念立下了一座碑。
快报记者 黄卓琳朱偰先生当年拍摄的台城柳、通济门、鸡鸣寺、中华门、石头城(从上到下),有的只成为记忆中的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