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黑龙江新闻 > 哈尔滨日报

父母与子女老师与学生之间“不亲密”关系

  文/本报记者戴刚摄影/本报记者张大巍

  近日,团省委和省青少年研究学会联合公布了一份对哈尔滨市10所初、高中学生的调查结果。据这份材料显示,接受调查的1300名学生中,有19.8%的人愿意在遇到烦恼时向母亲倾诉,有5.4%的人愿意向父亲倾诉;有17.2%的学生愿意将母亲作为最知心朋友,4.9%的学生愿意将父亲作为最知心朋友。

而将老师作为倾诉对象和最知心朋友的学生只有1.9%。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现在绝大部分初、高中学生在遇到烦恼时不愿意向父母和老师倾诉。

  中学生有话愿意对同龄人说

  中学生喜欢向谁倾诉烦恼和困惑?据这份调查结果显示,有53.1%的中学生在遇到烦恼时选择向朋友倾诉。在选择“倾诉对象”这个问题上,“朋友”的比重明显远远超过了父母和老师。还有76.5%的学生认为,同龄的伙伴对自己的影响往往超过了父母。

  正在上初中二年级的张卓说:“同学之间比较容易沟通,尤其是一些关系好的同学会设身处地地为你着想。比如,前一段时间,一个关系较好的朋友家里的大狗下了几只小狗崽,这个朋友送给我一只,可是我和父母说了几次他们都不同意我收养。要是把这只小狗给朋友送回去,我感觉很没面子,这件事让我非常为难。无奈之下,我找了一个最要好的同学商量办法,他说可以把小狗拿到他家去养。起初他的父母也不同意,但在他向父母进行了‘一系列’的保证后,他的父母终于同意收养这只小狗。可以说,这个同学帮我解决了一个‘大问题’,避免了让我成为朋友圈子里的笑柄。”

  张卓说:“还有一次,我一个好朋友的父母要离婚。他的父母都问他,今后希望跟谁在一起生活。这件事让我这个朋友特别困惑,于是他向我们几个好朋友征求意见。我们大家帮他分析了半天,给他出了很多主意,最后他采纳了我们的意见,在父母离婚后同他爸爸一起生活。”

  据调查人员介绍,随着中学生自主独立意识的发展,他们的合群心理越来越强烈,因此,绝大多数中学生都趋向于选择同龄人作为自己主要交往对象,这是因为同龄人无论在生活方式、休闲、艺术欣赏等心理倾向方面,还是他们自身所面临的重大问题,都极为相似,心理上容易沟通,容易找到共同语言。

  是什么让孩子不愿意对父母开口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孩子有心事不愿意向父母倾诉的原因很多,诸如:“他们太唠叨。”“总把我告诉他们的事情对别人说。”“他们根本不听我说。”“他们老是打断我的话,然后继续发表意见。”“他们太忙了。”“和别人说更自由。”“他们居高临下,所以不平等,没法交流。”

  父母的居高临下和唠叨式说教是孩子们不愿和家长交流的主要原因。今年上初中三年级的刘杨说:“我不愿意和父母聊天,因为每次他们一开口就问‘今天作业做完了吗?’‘最近在学校表现怎么样?’千篇一律,从来不问点新的。父母不能站在和我平等的位置上进行交流,他们只和我谈他们想知道的话题,让我始终处在一个被询问的位置上。我喜欢打篮球,有时看完一场特别精彩的比赛,给同学打电话侃侃球,感觉特过瘾。可没聊几句,他们就不让聊了,那眼神简直能把人‘杀’了。学习挺紧张的,有时我也想跟他们聊聊,我很希望父母能理解我,帮我减轻一点压力,但好像没有机会说。”

  在采访中记者感到,父母喜欢使用的“轰炸”式的交流方法让孩子们十分反感。有些父母认识不到给孩子倾诉的机会是多么重要,孩子一旦有问题,家长总爱以成人的思维方式去评判孩子所做的一切,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轻则呵斥、重则打骂。孩子因失去说话的权利或自己的话得不到父母的信任,只好将委屈和不满埋在心底。父母不仅失去一次了解孩子所思所想的机会,孩子也会从此产生与父母对抗的心理。

  家长感叹“看孩子脸色说话”

  在和家长如何进行沟通的问题上,孩子对家长们的抱怨诸多,对此,家长们也有话要说。采访中一位家长告诉记者:“现在的孩子真是越来越难养了,只要家长问得稍微多一点,孩子立刻就是一脸的不耐烦,我们家每天都要看孩子脸色说话。”

  田女士的女儿正在上初中二年级,她说,自从女儿上初中以后,在家里越来越不愿意说话了。有时她想问女儿几句,女儿甩过来一句“你烦不烦啊”,害得我们就再也不敢问了。田女士感叹:“现在养孩子真是如履薄冰啊!”

  初三学生程雪的妈妈对记者说:“我和爱人工作都很忙,孩子早出晚归,所以我们很少有机会聊天。有时看到孩子情绪低落,也不敢问啊,生怕哪句话问不对了,刺激了孩子,更影响她学习。

  让孩子说出他的心事来

  据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教授王丽敏介绍,近年来,因遇到沟通障碍前来咨询的父母和孩子越来越多,一些家长为此苦恼不已。如今,家长不能和孩子顺利沟通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家庭问题,正逐渐地演变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王丽敏说:“我曾问过不少家长,孩子迈进家门你最经常问他的问题是什么?多数家长的回答是这次考试得多少分。从这里可以看出,家长关心的只是他们自己关注的事,而不是从孩子的兴趣点出发与其交流。如果经常被问到这样的问题,孩子们自然会产生抗拒心理,沟通一定不会顺畅。”

  王丽敏教授分析认为,总体说来,孩子不愿对父母吐露心声的原因主要在于父母,很多父母缺乏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忽视与孩子建立沟通的良性模式,逐渐出现了两代人“无交流”甚至“恶性交流”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王丽敏说,人的一生要经历两个反抗期。第一个反抗期在1-2岁,第二个反抗期出现在青春期。反抗期的出现是儿童少年心理发展中的正常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人生发展的必经途径。这一时期,孩子反抗的主要对象就是父母。在这一时期,一些从前喜欢与父母一起出去游玩、参加社交活动的孩子变得不愿再跟着父母;一直很听话的孩子也变得不再听话;他们常常情绪急躁,向父母发脾气,做什么事情都我行我素,不愿与父母商量,而且富于冲动性和冒险性。

  由于孩子的反抗过于强烈,生活中有些父母由于不知如何和孩子交流,怕说错了、说多了引起孩子情绪不稳定,对孩子束手无策。王教授说,在这种“无交流”的家庭中,父母可以利用“电邮”或用书信留言等形式给孩子写信表达对他的爱,并告诉孩子父母愿意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

  有一些家长总认为孩子说的事情都是“没用的”,消极评价孩子乐于交流的事,这也容易造成孩子三缄其口。王丽敏认为,倾听孩子的诉说,这不是纵容孩子的行为,也不能视作是听任孩子的狡辩,这是一种教育艺术,有利于双方的交流。只有让孩子倾诉,孩子才会信任父母,愿意把真心话掏出来。专家建议,遇到交流障碍时,家长要有耐心,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给孩子适当的空间,在他成功的时候给予鼓励,失败的时候给予帮助和支持。久而久之,孩子会觉得父母是最可信任的人。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王丽敏 | 张卓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