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社会要闻 > 百姓故事

湖南农民自创生态农业模式负债数十万元(图)

杨国锋站在“桃江县国锋生态农业模式研究所”的牌子下仍然精神抖擞。

  一个落魄的生态农业试验者

  ■上个世纪80年代,湖南桃江县红云村农民杨国锋自创了一种“生态农业模式”,这个模式很快被广为宣扬,杨国锋因此荣获了省劳动模范的称号。然而,参观人流涌来的同时烦恼也接踵而来,他背上了数十万元的债

  ■现在,轰动一时的“杨氏模式”已经衰败。尽管很多人不理解、不支持杨国锋,但他仍然像与风车搏斗的堂吉·诃德一样,无时不在地捍卫着他的“模式”,并力图东山再起

  文图/长沙晚报首席记者 范亚湘 实习生 旷蝶

  “杨氏模式”引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

  对桃江县红云村52岁的农民杨国锋来说,他一生最不能忘记的就是1991年6月10日这一天。

  “我们刚刚吃过中饭,十几辆小轿车开过来停到了我家门前,从车上走下来的大多是蓝眼睛、高鼻子的外国人。其实,早在两个月前县里就通知我,要我作好迎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来考察的准备,但他们真的来了后,我心里还是特别紧张。”今年4月7日,杨国锋对记者说。

  这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30多名官员在有关领导和专家的陪同下,实地考察“杨国锋生态农业示范园”的情况。“虽然他们讲的话我听不懂,但我从表情看出他们是很高兴的。考察团团长贾拉鲁定博士一直拉着我的手,叽里呱啦地竖着大拇指朝我说个不停。翻译告诉我:‘团长在夸你这个年轻人了不起,在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农村能够有这样一个模式,非常了不起,他说杨氏模式,属于世界’。”

  其实,“杨氏模式”上个世纪80年代就已基本建成。“1980年底,我们这里开始分田到户。我家的山脚下有4亩冷浸田,这样的田不适合种植,谁都不愿意要。那时我是生产队队长,就只好自己受了。田分到手后,我把这些田进行改造:挖一口池塘,在池塘上砌一栋楼房;塘岸建一排猪栏,猪栏上建一层鸡圈,鸡粪落下来是猪食,猪粪汇拢排进建在旁边的沼气池;沼气渣排入鱼塘用来喂鱼,沼气除了用来照明和做饭外,还可以通宵达旦点在池塘上诱捕飞蛾,坠水的飞蛾又成了鱼的美食……”

  1985年初,“杨国锋生态农业园”颇具规模——一口1.5亩水面的鱼塘,与鱼塘平行又高出鱼塘1米多的是两座沼气池,鱼塘的上方是一排20间的猪栏,猪栏的上面是鸡圈,而猪栏的上方便是杨国锋家的老屋宅基地,由于挖鱼塘时取出的泥土堆放在了这里,经过平整成了果树种植地。“果树—畜禽—沼气—鱼塘”,一幅“种—养—烧—排—喂”的自然生态农业循环的图景展现了出来。

  这年开春后,杨国锋贷款2万元种上柑橘、板栗、葡萄和西瓜,全年养了3批猪,每批100头;养了3批鸡,每批500只;鱼塘里投入了草、鲢、鳙、鲤、鲫鱼和水鱼,立体混合放养……一年下来,除了还贷,净赚3万元!这在当时,简直称得上是奇迹!

  “第一次点烧沼气灶煮饭炒菜时,全村好几百人围到我家看新鲜;第一批猪和鸡出栏时,我特地把第一头猪和第一只鸡披红挂彩,商贩和乡亲们一片欢呼,争着购买;第一网鱼打上来后,我给乡亲们一户送了一两条,他们都笑得合不拢嘴……”1986年,杨国锋作为惟一农民代表,出席了全国生态农业研讨会,并在会上专题介绍了建设“生态农业家庭模式”的体会。会后,农业部的官员和专家赶到桃江考察,认为“杨氏模式”是“家庭生态农业一种最好的模式”。

  随后,杨国锋被选为村支书,先后被授予省、市、县的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优秀人大代表和全国农村青年科技标兵等称号。接着就是从全国各地涌来了大批慕名取经者,“热闹的时候,我家里一次就摆过十多桌饭菜,睡过十多个人……最多的一天来了几千人,门前的马路上,停了大大小小200多台汽车,基本上把路都给堵住了。我每天介绍经验,介绍情况,有的时候自己连饭都顾不上吃。晚上,我得看信、回信,经常一看就是几十封。总之,我好像成了专职的‘接待员’,一天到晚忙得晕头转向……”

  “生态农业专家”珠海碰壁打道回府

  “生态农业模式就是以种植业为基础,养殖业为主导,沼气为纽带,以保护环境为核心。”老杨这样概括自己的“杨氏模式”。

  杨国锋出名了,“杨氏模式”也在继续发酵。特别是东部沿海一些农业开发公司或基地,他们纷纷高薪邀请他去做“技术顾问”。1996年秋,广东珠海西部现代农业联合公司的老总驾车到了杨家,并将他接到珠海实地考察。经过考察,杨国锋感到珠海给出的“政策优惠,待遇诱人,前景广阔”,他动心了。

  这年底,杨国锋来到了珠海,在珠海高新区内的珠海西部现代农业联合公司安下了家。他的身份已不再是农民,而是“生态农业专家”。1997年初,珠海市政府划出1500亩土地,作为“珠海市杨氏环保生态农业试验区”。珠海西部现代农业联合公司为这个项目投资1500万元,广东省政府从省长基金中特别拨款750万元专项扶持。

  但是,珠海的生态农业模式并没有建成杨国锋理想的模样。“平心而论,我还是在珠海做了不少事的,两年多时间,我组织挖了4口10亩水面的大鱼塘,每口塘里分别立体放养着不同的鱼;10座各100立方米的大型沼气池,所产沼气除了供应基地生产生活所用外,还带动了2台45千瓦的发电机组,满足了饲料加工所需的电能;1万头良种猪同时入栏,每年可出栏3批……”

  到了1998年底,杨国锋产生了卷起铺盖回到家乡的想法。“珠海没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搞项目,一是需要资金,没有资金是很困难的;二是需要人才,光有资金没有人才,没有很好的人去运作那也是不行的。我在珠海时是公司的书记兼部门经理,干预不了资金的运作……我缺乏资金,那些项目怎么能够实现?再说,这一年湖南遭遇了特大的洪水,我从电视里看到那些受灾的场面就心痛,要知道,洪水的形成与人为的破坏生态环境不无关系,但我的‘杨氏模式’却能够很好地解决人与生态的关系,与其在珠海顶着个‘生态农业专家’的头衔做不了什么事情,还不如回到家乡去发展好!”

  给中央写报告争取支持

  1999年10月,杨国锋一家人从珠海返回了家乡。

  令杨国锋始料未及的是,家乡的状况与他赴珠海前已大不一样了。不但自己的那个“生态农业园”已荒芜,乡亲们也提不起这方面的兴趣了。“村子里的年轻人大多跑到外面打工去了,‘生态农业’没人弄也没法弄了。”

  而在杨国锋的心中,“杨氏模式”仍是至上的。他在村子里走东家串西家,“我苦口婆心地宣讲‘生态农业’的好处、意义和前景,可乡亲们连听都不想听。”杨国锋说得多了,有的村民就说:“都什么年代了,你还说这个?”更有不给面子的村民在听了他的话后讽刺说:“你杨国锋搞‘生态农业’欠了一屁股的账,还来动员我们搞,是不是想害我们啊?”

  的确,杨国锋在经济上早已是危机四伏。“我一年就3万元左右的收入,凡是来参观的我得想办法给他们解决吃和住,政府没给我拨款,那些来的又大都是农民,有的说是卖了家里的牛来的,有的说是借了钱来的……我手头没有钱,就只好想办法去找亲戚朋友借,日积月累,用于接待的费用就达到了20多万元。我从珠海回来后,要钱的也跟着上门来了。”

  杨国锋回到家乡后仍有一批又一批的参观者前来。“有一次省里的专家到我这里来考察,我自己派车去接,考察完了以后给每人送了一个‘红包’,两天下来,花了8000多元……我好不容易借点钱来想重新发展,又只好花在招待上。”这样疲于应付,杨国锋不但没有再现当年“杨氏模式“的红火,反令自己的债务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我借的这些钱都是要付利息的,到了现在,本息加起来我已经欠下了40多万元的债务。”

  说到这些,杨国锋不由流露出沮丧:“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尽头,按道理来讲,不应该是这样。这么好的项目,为什么就没有人来支持?现在,我常常在夜晚被恶梦惊醒……但是,我这个样子难道只是我个人的悲哀吗?”

  后来,他只好婉言谢绝那些参观者。不过,现在到了杨家也的确没什么可看的了。曾经漂亮的楼房墙壁已经脱落,鱼塘由于年久失修渗水严重,只是“喂了将近2000尾鱼”,四周杂草丛生,至于当年村民们当作“西洋景”看的沼气,“就连我们家已有好几年没烧了。”杨家屋后那一排低矮的猪圈内,还喂着几十头良种小猪,只要一有人走近,它们就立刻撒起欢。

  就在记者前去采访这天,杨国锋正伏案写着一份“关于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的报告”。“我并不认为‘杨氏模式’就过时了,我要把这个‘报告’写好后寄给中央。我仔细计算过,要把这个项目进行改造,重新做出影响至少需要100万元资金,但是,现在我已经实在是再也借不到钱了,银行也不给贷款,我只好向上面反映,争取上面的支持……有了我这个示范基地后,再通过成立‘杨国锋生态农业模式推广协会’的办法在每一个省建立一个样榜,这样,外地的农民就不用远道而来我这里参观了……我认为上面一定会支持的,树立这样一个好典型,发展这样一个好项目,政府的支持也不完全是在支持我杨国锋一个人啊,而是在支持一个事业,一个农村的发展方向。”

  杨国锋描绘了这样一幅新景:先以红云村为中心,建立一个5000亩的生态农业基地,作为全省的一个大型示范基地;开发建设成功后,用3至5年的时间,在桃江县推广,然后再用10年左右的时间在湖南全省推广,一举把湖南建成全国第一个“生态省”。他为此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拟出了一份厚厚的《桃江县红云村生态农业工程产业化开发规划》。2005年底,杨国锋将这幅“新景”邮寄了出去,希望得到重视和立项。“现在已经过去快一年半了,我没有接到关于这个‘规划’的任何回应。”老杨一脸无奈地说。

  (三言二拍)他还是了不起

  ●范亚湘

  我是一路打听摸着去采访杨国锋的。事先,我并没有和他取得任何联系,当我们出现在他家大门口时,他有些意外,同时也有些兴奋。虽说是第一次见面,但我们却没有半点陌生感。

  平心而论,“杨氏模式”的确对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特别是在居住相对分散的农村来说,它不但可以解决农民生活、生产的部分燃料问题,而且还可以给农民带来经济效益。即使所产生的效益有个过程,但从长远来看,还是十分显著的。所以,当听到杨国锋说“杨氏模式”并未过时这句话时,我很认真地投去了赞同的目光。

  然而,我不得不说的就是,我觉得“杨氏模式”在农村并不适合大规模的推广。现阶段,绝大多数农民还仅仅只是解决了温饱的问题,而要建成像“杨氏模式”那样一个生态农业园,农民还尚未有那样的财力和物力。可以这样说,“杨氏模式”虽然代表了农村的发展方向,但要使整个村、整个县乃至整个省都实现,恐怕不是一时半载的事。在采访时,杨国锋伤感地说:“不是我‘杨氏模式’落后了,而是现在有许多农民的思想跟不上来。”其实,农民何止是跟不上杨国锋?农村要发展,但决不能脱离实际。

  与此同时,我觉得社会还应该来好好反省一下杨国锋的现状。当初,他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一般农民的路子,的确难能可贵。我们在肯定他的同时,如果能够进行有效的引导,而不是一味地甚至是无限地放大,那他今天的日子一定要好过得多。杨国锋始终认为发展生态农业是他的责任,其实,作为一个普通农民,他何责任之有?

  长期以来,社会对于小人物赋予了太多的责任,以致很多人认为好像自己不将某一件事情进行到底就对不起社会。农民杨国锋身上的担子本不应该这样沉重的,是那些不负责任的舆论在左右着他,是那些头脑发热的决策者在指挥着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果说他垮了,那他是垮在了一片叫好声中。

  杨国锋是一个了不起的农民,但他是一个失败的农民。他的失败就在于他至今还未明白自己身上所要承担的责任,他的失败就在于他并没有学会、也没有人告诉他如何与政府与媒体打交道……

(责任编辑:刘峰)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杨国锋 | 范亚湘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