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
葱,是再常见不过的调味品。小小葱苗并不昂贵,但温江区寿安镇的农民靠着种植它们,盖起了二层小楼,过上了富裕生活。在寿安镇,以天星村为主的几个村庄,种植富硒葱面积近3000亩,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不小的产业。
如今正值大葱上市之际,寿安镇的田边地头经常可以见到收购大葱的菜贩们,开着汽车等候农民收割大葱。虽然不愁卖,但当地党委政府仍在积极引进投资商,准备建厂生产脱水葱,进一步提高其附加值,让种葱的农民赚到更多钱。
葱里添点硒 农民致了富
昨日,记者在寿安镇天星村见到了种葱时间最长的农民——64岁的袁志良大爷。他告诉记者,种了五十几年的葱,还是最近几年才尝到甜头。寿安镇天星村是种葱最集中的地区,因此这里的葱又叫“天星葱”。但在五年以前,整个寿安镇也只有天星村种了几百亩葱。袁志良大爷回忆说,那时候全靠经验种植,产量低、附加值低、流通环节多,农民种葱只为换点钱补贴家用。那个时候,“想靠种葱发财,真是妄想!”
说到这一切的转变,还得从五年前说起。天星大葱历史悠久,但却没能帮助当地人脱贫致富——这一情况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2002年,该镇特地请来了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的专家,在天星葱里增添“硒”元素,提高附加值。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清除体内毒素、抗衰老的作用。目前已经有富硒苹果、富硒大蒜,山东也已经种出了富硒大葱。
研究院的专家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镇政府为此专门与研究院签订了合作协议。但寿安最开始种富硒葱的时候,农民并不那么积极,“啥子微量元素哟,看都看不见”,许多农民都觉得有点玄。经过政府一番宣传动员,几户农民带头试验,在研究院的精心指导下,几个月后种出了“富硒保健葱”。经省农科院分析测试中心检测,硒含量达0.063—0.217毫克/公斤,比普通大葱提高了20—70倍。上市销售,富硒大葱的价格比普通葱的市价高出50—100%。其他农民见状,立马找到村干部表示愿意种富硒葱。
如今,袁大爷一家人,靠着种7亩地的大葱,一年两季,年收入五六万。前年,一家人从小茅屋里搬进了气派的二层小楼。不仅是袁大爷一家人,记者在天星村看到,美观的二层小楼随处可见,各家门前停着的小汽车比比皆是,水泥路四通八达,村容整洁,这里硬是靠着种葱改变了面貌。
农民还期望 大葱变胶囊
天星村被认定为温江第一批无公害蔬菜基地,很快发展到全村95%以上村民集体种植富硒大葱,规模从原来的几百亩发展到2000余亩。周围其他的村也来取经,如今全镇的富硒葱种植面积已经发展到近3000亩。区、镇投资,对道路、沟渠、机井和电路等硬件设施进行完善,区农发局、科技局等相关部门从技术上力推天星葱品种改良、新技术培训和推广,使富硒葱的生产达到了产业化、规模化、无公害化。
袁大爷高兴地告诉记者,“现在经常有农技站的专家来田头指点,教我们如何预防常见病虫害,葱子的亩产量从原来的3000斤增加到了1万斤。道路通、信息灵,葱子也不愁卖……”而为了给富硒葱拓展品牌,两年前,寿安镇就成立了天星蔬菜开发有限公司,由镇上的几十户营销户组成,专为富硒葱跑市场找销路。“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大葱的深加工问题,要未雨绸缪,防范市场风险”,据天星村村干部介绍,目前已有投资商前来考察,有意利用当地丰富的富硒葱资源办加工厂,“如果把我们的富硒葱加工成脱水蔬菜,价值又要升几倍,还能防止市场变化带来的风险。”而当地农民最大的期望还是:有投资商前来把富硒葱加工成胶囊,更进一步提高它的附加值。岳铃本报记者李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