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4月15日电 (记者孙闻、樊曦)近年我国时常出现的黄沙漫天,浮尘避日的沙尘天气,使人们对彻底治理沙尘暴给予热切期待。但专家指出,根除沙尘暴甚至不是未来几千年内能够做到的,理性态度应该是将其看作一个环境警示信号,更多地关注诱发沙尘暴的环境破坏因素。
中国气象局灾害评估专家周自江15日表示,如果环境破坏加重,荒漠化加剧,那么形成沙尘暴的物质条件就会进一步扩大,形成沙尘暴的可能性就会增多。因此,应该把沙尘暴“视作我们头上一个长鸣的警钟,透过沙尘暴看看我们对环境的破坏是不是加剧了,对资源的开采是不是过度了”。
周自江说,治理沙尘暴切忌急功近利,“不能指望今年种上树,明年就不起沙尘。也不能因为短期内没见到效益,就不再投入,半途而废。”
周自江认为,整个生态环境就像人的机体一样,具有自我修复功能。他认为,治理环境“可以从一些荒漠化程度较轻的地方开始,致力于激发当地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这样可以做到事半功倍”。同时,他主张在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时,应当依据当地水资源的分布情况,选择适合的物种和适当的种植密度,以实现良好的种植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