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纪念诸葛亮出山1800周年,湖北省襄樊市高调举办大型庆典,并邀请了演员唐国强、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央视《星光大道》年度总决赛冠亚季军等文化及演艺界名人出席。“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说明诸葛亮出山之前是生活在南阳的。
但对于诸葛亮的隐居和出山地,河南南阳和湖北襄樊两地各执一词。如今襄樊如此高调地举办纪念庆典,也算抢得了先机。但是,诸葛亮出山1800周年果真值得如此关注吗?庆典组委会表示:纪念诸葛亮出山1800周年是襄樊不容错过的机遇,抓住并利用好这一难得的机遇是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和义务;假如对这一机遇视而不见,将愧对历史、愧对时代、愧对市民、愧对后人。这样的说法未免言过其实。笔者丝毫看不出纪念诸葛亮出山对建设和谐社会有什么促进作用。难道要每个人都像诸葛亮那样隐居田野,等待“明主”请你出山吗?所以这纪念诸葛亮出山1800周年只可算是少数人一时头脑发热罢了。幸亏诸葛亮不是出生在襄樊,也没有死在襄樊,要不这一年里大大小小的纪念活动估计不会少。问题是,仅仅因为诸葛亮是从你这里出山的,你这里就能代表诸葛亮文化吗?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打文化牌、旅游牌,希望通过文化产业来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实现招商引资的目的,但往往是把真正的文化庸俗化、扭曲化了。比如,河北某县为了证明自己是有历史有文化的,翻遍了县志找到了“卧牛城”这样的字样,于是修了一个卧牛公园,生产了卧牛老窖,同时还说大太监魏忠贤当初赶往安徽凤阳时曾路过这里。可这凭空捏造的文化牌根本没人买账。一个城市有没有文化,绝不是靠宣传炒作就可以达到的,需要有一个沉淀的过程。你不能因为这里出了几个历史名人,有某位历史名人在这呆过,就说自己有文化了。打造城市的名片,有时候不一定非得打“名人牌”、“历史牌”。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提高市民的道德素质,建立开明清廉的政府等等,事实上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