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在大陆20年
自1987年的“两岸探亲潮”以来,台商在大陆屡屡突破岛内“独派”政客设立的层层藩篱,掀起前赴后继的四波投资浪潮。
| |
“探亲潮”引领台商“登陆”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陈键兴发自北京 每年365天都有台湾同胞往来于海峡两岸,常住在大陆的台商、台企干部和他们的眷属已有百万之巨,“连爷爷”也回来过了,两岸春节包机已不再是新闻……而这一切,都源于20年前在两岸间打开一扇门的“大陆探亲潮”。
台胞踏上返乡之路
1950年,姜思章被败退台湾的国民党军队抓来“充军”,从此与家人分隔两岸。当时他只有14岁。跟姜思章一起到台湾的,还有来自大陆各省的120多万军人及眷属。
此后30年里,两岸对峙,所有沟通管道几乎全被切断。姜思章虽然在台湾结了婚,家庭生活圆满,太太是客家人,儿媳是嘉义人,但他一直抱着那似乎遥不可及的返乡梦。
20世纪80年代初期,胆子大些的老兵经过精心筹划,秘密地突破岛内当局的禁忌,利用赴港澳或赴海外的机会,先是与大陆亲人在“模糊地带”的“第三地”团聚,后来就更勇敢地“偷跑”回乡,姜思章就是其一。
1987年11月2日,常州籍台胞周纯娟女士拿到了香港中国旅行社签发的第一号台胞旅行证,成为首位得以“循正式途径”回大陆探亲的台湾同胞。十多天后,她回到了位于常州市娑罗巷17号的一个再普通不过的院子,见到了阔别40年的老母亲。
正是因为此前几年里岛内外的强大压力,台湾当局在这一年被迫开放除现役军人和公职人员以外的“三等亲”以内的台胞回大陆探亲。一经开放,一股滚滚的“探亲潮”汹涌而起。1987年11月至年底,就有超过1万名台胞踏上了回乡之路。两岸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播出民众的寻亲广告,“寻亲潮”接踵而至。
从“探亲潮”到“投资潮”
在开放探亲之后,岛内民众要求赴大陆观光、经商的热潮也一浪高过一浪。
1989年,台湾当局不得不放宽允许台胞赴大陆的许可范围。以探亲为主的两岸人员往来开始发生变化,台湾旅行业者开始与大陆同业合作,为台胞提供大陆观光服务;同时,台胞在大陆也开始投资设厂,进行学术、文体等各项交流活动。“台商故事”自此开始。
事实上,第一批台商就在第一波回大陆探亲的台胞当中。那个时候,台湾经济已经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大陆还处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回来探亲的台胞多有种衣锦还乡的感觉,回来后常常是金项链、金戒指和金耳环之类的东西大大方方地往外送。
他们中的一些人后来决定在家乡投资点产业,开始不过是为了帮助亲戚过日子的小买卖,几乎都是“个体户”的规格,亲情的诉求强于投资利益的期望。随着“探亲潮”日益常态化,越来越多的岛内民众开始“非探亲”地到大陆走一走。而在大陆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许多人找到了创业的想法,并开始付诸实施。随即便是不断掀起的第一波、第二波、第三波“台商登陆潮”。此后20年间,台商的脚步从大陆的东部沿海,逐渐踏至广大的中西部“垦区”。
淘金大陆路线变换图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李寒芳发自北京 20年来,从政治对立时代艰难起步,经历李登辉“戒急用忍”的禁锢,直至今日仍在陈水扁“积极管理、有效开放”的八字紧箍咒下夹缝求生,活跃在大陆的百万台商屡屡突破岛内“独派”政客设立的层层藩篱,闯出一片天地。
前赴后继的四波投资浪潮
台商“试水”大陆,缘起台湾当局1987年正式解除“戒严”。第一波投资潮奠定了以轻纺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基础,投石问路的也大多是中小型企业。
台塑大王王永庆1990年的大陆行,掀起了第二波投资潮。王永庆在考察厦门海沧区后,掷下兴建石化工业城的“901工程”重磅规划。此举恰逢第一波台商投资效应势微,虽然“王永庆震撼”未能最后成行,以石化、重化工为代表的资本密集型产业投资潮却风生水起。
2000年又是一个分水岭。如果说前一个十年台商投资大陆尚且集中在代工生产的“小打小闹”的话,后一个十年的台湾晶片业西进,则标志着台商对大陆投资结构的全面调整。自此台湾高科技产业蜂拥抢滩“登陆”,以电子业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第三波投资者纷至沓来。
2005年,中国国民党、亲民党、新党主席先后访问大陆,并同中共中央达成广泛共识,其中多项内容涉及两岸经贸,开启了第四波“投资潮”,第三产业的服务业就此挑起大梁。
北上西进的新路线
无独有偶,台商西进大陆的路线也几经波转。两岸坚冰初破时,“先吃螃蟹”的台商们,大多通过绕道香港投资的迂回方式,投资地点也多选择在地缘相近、血缘相同的福建及珠三角地区。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上海浦东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逐渐成为台资的又一个聚集地,并延伸到环渤海甚至西部等腹地地区。目前,台商投资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中南地区和华北地区,江苏、广东、上海、福建和浙江是前五大投资地区。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李非教授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采访时表示,台商对大陆的投资由南向北、由东向西扩展,将在环大陆沿海外凸弧形地带的基础上,由沿海向内陆辐射,形成“遍地开花”的全方位发展格局。
从城市跳跃到农村
1992年,台湾茶商李瑞河回到祖籍地福建省漳浦县创办天福集团,选择了祖祖辈辈的老本行经营茶叶。如今天福在大陆拥有570多家连锁店,李瑞河也得到“两岸茶王”的美称。漳浦后来也成为两岸经贸论坛上宣布批准设立的台湾农民创业园之一。
看准大陆“新农村”建设的商机,“都市辐射农村”,抢先布局广袤的农村市场已经成为台商地域迁徙的一个新特征。“大陆农村市场将成为台商争夺的新目标。一些台商正逐渐向大陆农村市场转移,并有可能引发一场新农村市场商战。”全国政协常委、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田鹤年说。
两岸农业合作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步,截至2006年底,试验区、创业园有台资农业企业近4500家,占大陆台资农业企业的73%左右。“新台农”们为内地农业向高效优质发展起到了示范和推动力量。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