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固赛中国投资方式转型:从合资、并购到独立建厂
4月13日,全球最大的特种化工公司德固赛大中华区总裁俞大海表示,德固赛将投入重资,计划在上海建设一体化基地,生产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以及甲基丙烯酸酯特种化学品。
该项目总投资额为2.5亿欧元,这个数字超出了行业内此前普遍的估计。
俞还指出,这一全球顶级规模的项目工程建设期约两年,预计于2009年投产,年产量将达到10万吨。
产业向中国转移
这一项目是德固赛迄今为止的第二大单项投资。
俞大海表示,德固赛之所以选择在中国建立MMA一体化基地,是因为中国MMA市场的需求正在迅速增加。目前中国国内缺乏大规模的MMA生产基地,这正是德固赛的机遇所在。
作为世界领先的MMA生产商,德固赛公司近年来不断扩增其MMA生产能力,年产能约在50万吨/年。
有资料显示,世界MMA市场增长率高达6%,而中国年增长率高达15%,亚洲其他地区为7%~8%,北美为3%~4%,西欧为1%~2%。目前世界所有MMA生产商开工率都接近100%,并纷纷加快扩能和新建项目。
目前,亚洲主要的MMA生产基地位于新加坡等地。但中国显然已逐渐成为国际化学公司更为看重的生产基地。
4月10日,日本三菱(合成纤维)丽阳株式会社旗下的惠菱化成有限公司MMA工厂投产。该项目的初期年产量为7万吨/年,计划扩产到9万吨/年。
MMA的主要用途是制造PMMA。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我国PMMA主要消费领域为广告灯箱、家具、电器部件等的板材和模塑料,光学纤维等特种PMMA的应用领域较为欠缺。而随着国内光学、IT产业的迅猛发展,对PMMA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中国和亚洲对MMA产品需求的迅猛增长,将使得世界MMA产业的中心逐渐东移。
上述人士还表示,我国MMA和PMMA消费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南地区,而我国MMA较大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吉林、黑龙江等地,北方生产、南方消费的市场格局增加了物流成本。而包括德固赛、三菱丽阳在内的跨国公司不约而同将生产基地设在MMA消费更为集中的华东地区,与客户的联系将更紧密,产品的运输费用也将进一步降低。
除了筹建MMA生产基地,德固赛还将在中国兴建一座与农用化学品有关的新工厂。
作为大中华区总裁,俞大海同时还担任德固赛全球农用化学品及中间体部副总裁兼总经理。他表示,欧洲的农药客户将市场中心放到了亚洲和中国,并逐渐放弃了欧洲的市场,其中的原因除了生产成本更低以外,主要还是因为欧洲的市场已接近饱和,而亚洲和中国的市场正在大幅增加。因此德固赛决定关掉欧洲三个生产基地中的一个,转而在中国新建一座工厂。
“这一项目还在选址阶段,德固赛将在今年6月底前确定相应事宜。”俞说。
投资方式转型
“德固赛的目标是到2009年将中国大陆地区销售额增加到8亿欧元左右,若加上台湾地区超过2亿欧元的销售额,总销售额有望达到11亿欧元。”俞大海说。
据了解,德固赛中国2006年的总销售额为4.6亿欧元,这意味着三年后德固赛的销售业绩将会比2006年翻一番。
但在俞大海看来,就中国市场而言,8亿的目标并不太高。
“据我个人估计,今后10年,中国化工行业的年增长率将会超过10%。”俞大海说。“未来几年德固赛对中国的投资还将继续增加,每年将会投资1亿欧元左右。”
俞大海指出,德固赛在中国的投资策略分为三种。
一种是直接并购国内在某些领域领先的大公司,然后通过德固赛的技术提高其竞争力,比如2005年并购的营口三征精细化工,其主要产品三聚氯氰当时的市场占有率为世界第二位,仅次于德固赛。
另一种则是德固赛凭借最新的技术和项目在中国直接投资设厂,例如此次在上海筹建的MMA一体化生产基地。
还有一种是与国内技术领先的单位和公司一起开发新的业务,比如与吉林大学合资的吉大德固赛高性能聚合物(长春)有限公司就属于此列。
俞表示,在过去的3年里,德固赛比较注重并购,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迅速打入市场参加竞争。但对市场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后,在以后的几年里,德固赛在中国的投资方式将发生一些变化,将更多的注重自己投资。
“对欧洲来讲,看到中国化工行业每年超过10%的增长就认为很快速了,但实际上这个数字依然保守。我每个月需要到德国去说服他们增加投资,必须让总部了解到中国市场能否做好是影响公司全球战略的事情。”
俞大海认为,德固赛过去3年主要是在量上增长,销售额从2亿多欧元做到4亿多,今后的几年则将会注重质上的增长。
“从1到15岁,小孩子个子长得很快。但15到25岁的成长重点不再是个头,而是在于内在的成熟感。德固赛中国的成长正在进入第二个阶段。”俞这样形容德固赛中国的发展。
俞表示,德固赛中国和许多跨国公司一样,前期业务很成功,但还未达到最后的盈利要求。未来2到3年,德固赛中国的重要任务是在提升销售额的同时大幅提升盈利水平。“德固赛中国业务是否成熟,要看2009年时德固赛中国的盈利水平能否达到德固赛全球的盈利水平。如果德固赛中国不能达到公司全球的盈利水平,总部就不会长期投资。俞大海说。(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见习记者 骆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