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7,哈尔滨人一个黑色的记忆。24年前的那场大火无情吞噬了哈尔滨758户居民的财产,至今还让人不寒而栗。然而,随着城市居住条件的改善,高层住宅的消防安全拉响了警报
现象消防员背水灭火
3月16日,道里区新阳路38号的一幢高层建筑起火,消防队员起初试图利用楼内的消火栓灭火,但随即发现某楼层3个消火栓箱中只有1个器材配备齐全,但消火栓内却没有水;其他两个箱内的水带、水枪早已不知去向。
消防队员耗费近40分钟才扑灭了大火。
4月4日14时25分许,道里区新阳路260号宏光大厦A座14层发生火灾。楼内的消防栓全部失灵,根本无水可用。消防战士只好背负10公斤的水带跑步上楼铺设。
而去年3月15日该大厦也曾发生一场大火,因为楼层设置的6个消火栓全部废弃,消防队员不得不从居民家用水盆端水救火。
据了解,哈尔滨市有20多台举臂登高消防车,其中能高伸至50多米的登高消防车只有一台,大约相当于13层的高度,其他的消防车云梯高度只能达到七八层楼高;打水带也只能打到20米高度。高层一旦着火,依靠消防部门有限的装备扑救只能是杯水车薪。因此,高层住宅的防火设施运转是否正常就显得尤为重要。但令人感到恐怖和不解的是:已经发生火灾的高层住宅里,竟然没有一个消火栓里能放出水来?
调查消防设施有名无实
4月9日下午,记者再次来到曾两次起火的宏光大厦楼层,楼内仍能闻到一股呛鼻的气味,楼内一侧的消火栓被木板、木门等建筑材料掩盖,在该楼13层、14层的消火栓,都上着锁,有的消火栓上还贴着今年1月粘贴的“消火栓检验”单。
在经纬三道街44号的高层,记者随意走了几个楼层后发现:1层消火栓箱里都是纸壳、塑料瓶等杂物;B栋的5层、6层的消火栓都无法打开。
在道里区巡船胡同17号楼的20层高楼,从3层开始消火栓大都被上锁,外面还被居民日常杂物挡着。
记者在走访哈市一些高层时发现,大多物业都强调“楼里配备的消火栓中的水带、水枪以及卡口是被小偷偷走的”。尤其是一些老高层住宅,消防设施残缺不全。然而,物业部门并没有及时进行补充。
原因应付验收蒙混过关
据哈市消防支队有关人士介绍,按照有关规定,高层民用住宅楼应建消防水池或储水池,必备的消防设施应有消防栓、灭火器、喷淋和烟感等自动灭火器材,消防电梯和疏散指示系统。消火栓箱内应该有水枪、带有连接卡口的水带、报警器以及阀门、卡口齐全的消火栓。一旦发生火灾,消防战士可以利用楼内的消火栓进行灭火。按照一般消防的规律,消防设施的投入应该占总投入的10%至15%,这样才能对居民的人身安全起到起码的保障。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物业管理人员透露,他们接管的高层建筑中消防设施不全,有些的确是被偷盗后没及时增补;有的是从发钥匙时就没有建消防水池和配齐消防设施的。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建一座高层都需几千万的资金,那么在消防设施的投入就得几百万元,为了节省成本,多数开发商不会花这笔钱。为了应付消防验收检查会大做手脚,在验收时,消防设施只是摆样子的,验收团前脚走,开发商后脚就把“借”来的设施还到其他楼盘去了。甚至有的开发商同时开发几处楼盘,只有一套消防设施,应付检查时挪来挪去。消火栓里没水也是自然的了。
对于消防设施不符合要求的住宅,消防部门一般是下达整改通知书,但是经常形成整改通知书常下,却依旧是整了没改的局面。
警示加强监管是关键
有关消防专家告诉记者,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存在难进入、难寻找、难扑救等困难,至今都是国内各城市的难题。实际上,登高消防车的作业高度是有限的,对被困在更高层建筑内的人来说,主要依靠内部完善的消防设施自救。如果高层住宅里的灭火设施缺失,会给灭火带来很大的困难,延误救火战机。
解决高层楼房消防难题,最根本的是内部完善的消防设施。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站在“执政为民”和“以民为本”的高度,加强对开发和建筑企业的检查和监管,让工作和生活在高层建筑里的市民拥有一份安全感。
编后话
“在已经发生火灾的高层住宅里,竟没有一个消火栓里能放出水来!”记者调查中的这个发现,让人心惊肉跳。如今,城市里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了,对百姓来说,住上高楼是一种享受,可是“高级享受”,却伴随着“高危隐患”,谁还能乐得出来?出现这种情况,有违规开发商的见利忘义,当然也少不了监管部门的失察。不管是谁的责任,我们希望,有关方面能从刚发生的几起事故中汲取教训,尽快对全市高层住宅的消防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筛查,加大整改力度,避免造成新的更大的损失,这样才能让百姓“高居无忧”。
巡船胡同17号高层没有上锁的消火栓箱里空无一物。
本报记者 卢军 李天池 摄本报记者 高明 摄(黑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