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沈阳4月17日电(记者 徐扬)沈阳收藏家詹洪阁从1987年开始收藏列车时刻表,目前已有百本不同年代、版本的列车时刻表。这些小册子展现了中国铁路的百年沧桑巨变。
100年前清政府印制的“火车时刻表”,仅是一张印着繁体字、没有阿拉伯数字、比16开大些的纸。
“变迁背后是速度的递增和技术的发展。”詹洪阁说。
新中国成立前,铁路长期被军阀和西方列强割据,铁路建设虽经70多年的发展,营业总里程只有2.18万公里,能运行的仅有1万多公里;如今,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已经达到76600公里,是1949年的3.5倍。
50年代以来,中国掀起了铁路建设的高潮。成昆、湘桂、贵昆、鹰厦、京包等一批干线相继动工建设,全国铁路的骨架日益完备,火车通天山、抵海岛,跨沙漠。
翻开1959年铁道部编制的《列车时刻表》,薄薄的一本小册子只有100页;到2006年10月,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的《列车时刻表》已经有279页,封面是蓝天白云下的布达拉宫,预示着列车驶上了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随着一大批铁路、车站开工建设,时刻表也跟着增添新内容。”詹洪阁说,在上世纪50-70年代的列车时刻表上,新建成的北京站、长沙站、韶山站、南京长江大桥以及新型机车,都曾经是封面主角。
1997年到2007年,中国铁路事业进入新的“快车道”。六次大提速,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动车组,车型不断更新换代,主要铁路干线时速达到200公里。坐火车“夕发朝至”,在越来越多的城市之间成为现实。
6次大提速使时刻表变换得更加频繁。詹洪阁说,以沈阳至北京的T12次列车为例,1997年第一次大提速时,车次前没有字头,运行时间要10小时37分;1998年第二次大提速后,车次前面有了‘K’字头,运行时间缩短到9小时25分;2000年第三次大提速,有了T12次,运行时间又缩短了10分钟。今年第六次大提速,京沈间开行以“D”字头的动车组列车,只需要3小时59分。
“安全、方便、准时、快捷,是老百姓多年来对坐火车的评价,”詹洪阁说,“如今‘快捷’的排名更是大大靠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