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药监局查获6年以来最大案件
在里弄口、菜场里挂牌收购药品,然后在租借的民宅里调换包装,一转手销往浙江、安徽等外地的地下诊所或无证药房。仅靠收售药品,银行账户累计进账9000多万元……昨天,市食品药品监管局通报了一起取缔13个地下非法收售药品窝点的重大案件,共查获药品1000多个品种,药品总价值约290余万元,这也是药监局建局6年多以来所查获的最大一起系列违法案件。
非法药贩财源滚滚
“夫妻批发商”收药进账9000万
身穿体面的衣服,住在中高档小区,却从事着肮脏的交易……地下非法收售药品人员通常夜间、凌晨外出收药,白天在“窝点”分类包装翻新药品。其收售方式基本以“小批量”、“快进快出”为主,2至3天集中向外地发货一次,货款则通过银行转账结算。
在拘捕的18名犯罪嫌疑人中,有8人身份类似“批发商”。主要以“夫妻家庭”形式活动,起早贪黑,行动隐蔽。他们从下游“零售”药贩处收集药品,然后重新整理、打包,随即托运发往其他省市。这些少数“重量级”的药贩已经过原始积累,在沪购置了房产和轿车。
据估计,仅靠地下非法收售药品,他们每次银行交易能达10至15万元,每年银行交易2000多万元,从2002年至今,银行账户上累计进账9000多万元。
药品收售三步连环
马路收购、民宅打包、快递托运
“虽然目前尚未发现从配方开始制造假药的现象,但不排除有改换包装和地下造假的情况。”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唐民皓说。
记者了解到,翻新药品一般销往安徽、浙江、河南、辽宁、黑龙江、广东等地诊所和药店,偶尔也有销往北京地区,但尚未发现在上海本地销售。
“一般来说,小批量的假冒药品在药贩租住的民宅内改包装。药贩为了翻新的药品不被识破,甚至还专门到某些医疗机构回收废弃的药品说明书、药瓶、药盒和封签等药包材,以便在翻新药品时再次利用。”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稽查大队大队长陈滨说。
药贩非法收购的药品通过火车站或长途汽车站的打包托运站、快递公司等渠道向外地发货,采取掩护性手段包装药品或以机械配件等名义发运。
执法人员集中行动
端掉13个“重灾区”窝点
为逃避药监部门的打击,药贩们通常各自独立经营,都有自己的收购网络和销售渠道,对存货仓库和上、下家网络严格保密。他们不仅行动谨慎,还具有一定的反侦查能力。
自去年6月至今年4月中旬近一年的时间里,执法人员创下了持续跟踪5小时以上、每天最多行走1000公里、14小时持续滴水未进等纪录……在“8·29专案组”、“11·20行动”、“3·05专案组”等三次集中行动中,一举捣毁了闸北、宝山和普陀三个“重灾区”
内的13个地下窝点。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稽查处处长盛国远透露,本市专门从事非法收售药品的人员大约有数百人,位于中心城区的“窝点”约有30多家。目前这些“从业人员”大部分是浙江、安徽籍人员,少数为沪籍人员。他们大多以回收市民和单位剩余、过期药品,通过更换包装、更改批号等手段,翻新假冒药品,下游药贩的药品来源也从过去的路边、居民小区和废品回收站收药等形式,扩展至从市民手中批量购药等。
药品回收有漏洞
医保套现每年4月现高潮
据调查发现,翻新的药品主要来自于个别医疗机构废弃的药品包装盒和市民医保卡套现。个别医疗机构每周处理废弃包装盒100至200公斤左右,一般统一由药房卫生员下午收集、清理。虽没发现医院医护人员有意保留完整药品包装盒以特殊渠道变卖,但部分医院药房反映:曾有废品收购人员与他们商量积攒空包装盒收购。
此外,还有部分市民将自己医保卡内的金额折价卖给地下药贩,以达到套现目的。每年4月1日,市医保局注入新医保费用时,也成为医保药品套现的高潮时期。 作者:□晚报记者许沁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