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董纯蕾)全世界的尿毒症治疗界多年来遵循着一条通用标准:采用腹膜透析的病人,透析的充分性标准(Kt/V)不能低于2.0/周。直到去年,国际腹透学会决定在最新版的“腹膜透析治疗指南”中改写这一条目,采用来自上海仁济医院的新标准——不低于1.7/周。
全世界最早实施腹透治疗的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院,目前正邀仁济医院开展腹透患者生存率、技术失败率和感染率的数据比对。事实上,仁济医院已在多项数据上优于“老大哥”。
美国科学家制定的充分性标准底线(即不能低于2.0/周),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被世界各国的医院普遍采用,但仁济医院的医生们不“迷信”国际通用标准。他们在临床研究中做起了“有心人”:不少病人每周透析的充分性不用达到2.0,效果也很好,有的边工作边治疗,跟正常人没啥两样。这是个好消息——毕竟,腹透做多了,经常有液体“进进出出”,总会对腹膜有伤害,哪一天腹膜不堪重负了,便宣告这种治疗方法的失败;如能科学减量,为腹膜“减负”,意味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技术失败率的降低。
从1997年开始,仁济医院的医生们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标准调整和患者随访,终于成功地把Kt/V标准降了下来,最先在国际上提出透析充分性应不低于1.7/周。
经过多年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仁济医院的腹膜透析两年患者技术失败率仅有12%,比世界平均水平低了二十几个百分点,患者腹腔感染率从平均每6个月发生1次降至每56个月发生1次,两年患者生存率从61%上升为90%,五年患者生存率高达64%,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名词解释
腹膜透析:通过外科手术将一根软导管经由腹壁插入腹腔,透析液由此导管进入腹腔。一段时间后,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会经腹膜上的微小血管进入透析液,再由导管引流出体外。每天按医嘱经多次更新透析液,可排除体内积聚的毒素,代替丧失功能的肾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