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罗志军书记:
您好!4年前中山陵相遇,别来无恙。我们虽同居一城却无暇相见。在你们领导下,南京风貌日新月异,居全国前列。作为南京人民的我,当然热爱南京、歌颂南京。我作为1983年“金陵新40景”40评委之一和2004年“新金陵48景”9评委之一。
无庸讳言,我在48景联中花费了不少精力,其中有几联确实达到相当高度,特别是紫峰大厦联,受到海内外很高评价。可惜尚未建成,待建成后一定补入“新金陵48景”。相比之下,我写的《“祖国颂”18联》,成就要超越48景联,因为祖国是每个中国人的伟大母亲。今也附呈你一看,敬请雅正。我想如果每个南京人都为南京建设献计出力,都为南京写作歌颂。南京将更美丽多彩,更誉满全球。我如果不替南京写作,不歌颂南京风貌,就对不起这座历史文化名城。
南京财经大学 沙元伟
编辑手记<<<
城市之胜,在于人文精神
近日,南京财经大学沙元伟教授来到本报编辑部,告诉记者说他曾为“新金陵48景”撰写楹联,并为此致信南京市委书记罗志军,得到了亲笔批示,并被推荐到相关媒体进行发表。
沙元伟教授表示,作为市委书记,能在百忙之中对这样一件小事给予重视,他感到很感动,同时,他也希望通过媒体,呼吁更多的市民为南京的历史名城宣传。应该说,此次沙先生的来信,让我们看到两大亮点。
一是民众与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沙先生,作为原“金陵新40景”和“新金陵48景”的评委之一,将对南京城的热爱,倾注在对名城文化的挖掘和传播方面,体现了一位南京市民的家园情结。更深层的意义在于,这种市民的自觉上书,和政府的迅速处理机制,体现的是一种良性的互动。并且,这种带有“对话”色彩的互动,有必要推广到其他的领域和层面。
二是市民的素质决定城市的品位。此前,南京大学中文系程灿教授曾著书《旧时燕——一座城市的传奇》,对历史上的“金陵48景”,用富有诗意的笔触写尽南京数百年来的风流与文脉,开创为城市做传的先例。
无独有偶,4月初的《光明日报》曾以《南京赋》为题,直陈南京之“美”,认为南京在人居天堂、河山壮丽、人文渊薮、文脉流徽、和谐康乐等方面均为名城翘楚。洋洋数百言,道出南京的繁华胜景与物华天宝。结合沙元伟先生的“新金陵48景”楹联,让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南京市民的文化素质,可能更多的是南京的城市品位。而这两者的融合,则体现了一座城市的人文精神。民依城居,城因民盛。这样一封来信所体现的意味,与前几日本报提倡的“城市品位”系列讨论不谋而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