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纵论
中国的城市一直热衷于参加各种各样的评比,比如最具投资潜力城市、最佳人居城市等等,当然,老百姓最熟悉的还是“全国卫生城市”的评比。在评比的关键时刻,整个城市一切与评比冲突的景象都要在各种整治中为评比让道,比如说小贩。
4月17日的《新快报》报道,广州将于今年6月申报全国卫生城市,这是广州自1990年以来第18度创卫。但记者走访发现,不少地方仍存在脏乱黑点和卫生死角,尤其是街头小贩成了城市脏乱差的最大源头之一。报道还透露,整治脏乱差工作不力的干部,将被进行撤换。
在很多城市管理者的潜意识中,街头小贩就是导致城市脏乱差的“罪魁祸首”,这已经够令人忧心的了。现在,媒体似乎也在有意无意地将小贩树立为“全国卫生城市评比”的对立面,动不动就拿小贩们来说事,这更令人担忧———如果媒体和政府部门形成了“小贩是评比全国卫生城市的绊脚石”这样的共识,原本就处境艰难的小贩们将会面临怎样更恶劣的生存环境?在全副武装的城管队员全面整治小贩之时,也许将不再有当地的媒体替小贩们说话,更何况,当地官员的头上还有“整治环境不力可能丢乌纱帽”这样的高压线。可以想象,在“创建卫生城市人人有责”这样无限正确的口号之下,对小贩们的驱赶乃至伤害也许将变得冠冕堂皇。在一些官员们谋求政绩的冲动之下,对城市弱者生存空间的挤压将变得道貌岸然。评比的喧嚣声中,城市的一些街巷也许会因为小贩的被整治有了暂时的整洁,但这个城市失去的,是对弱者的包容和社会群体间的和谐。而这种包容与和谐,是多少个“全国卫生城市”的帽子都换不来的。
广州的治安和外来人口认同度是去年媒体上经久不息的话题,广州的治安形势之所以一直差强人意,用警方的话来说是外地人口密集导致犯罪行为多发。但作为一个普通百姓,我倒宁愿从小贩们在广州的生存状态来解释广州的治安———一个小贩原本只想靠双手去养活自己和家人,但在城管们的屡次突袭中,在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的整治中,他已经找不到可以摆摊的街道,他已经找不到生活的希望。于是,在他的摊子被城管踢翻时,在他的货物被城管没收后,他为了生存抢走了一个陌生人皮包,于是,他就成了外来人口影响治安形势的最新案例……他曾经的努力和在城市紧逼之下生命轨迹的改变,还有多少官员愿意提及?小贩不是“全国卫生城市评比”的天敌,甚至也不是城市管理的天敌,他们的存在,其实是社会和谐的润滑剂和稳定剂,因为他们愿意摆摊自谋生路而不是伸手向政府要求救助或走上犯罪道路。给予他们生活下去的勇气,帮助他们时时看到希望,是一个城市最可宝贵的品质和政绩。(正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