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建设和发展社区医院是解决当前“看病难、看病贵”的一条基本的有效的途径。而无论是建设新的社区医院,还是改善旧有的社区医院,或是加大对社区医务人员的技能培训,都需要政府实实在在的有效投入。
眼下老百姓不愿进社区医院,无外乎是对社区医院的医疗水平、药品质量以及环境卫生不放心,还有对药品不全、没有先进设备、不能做相应的化验等等的担心。
要改变这一局面,加大对社区医院的投入是关键。作为公益性社会事业的社区医院,其投入又只能主要依赖于各级政府。
实践证明,北京、新疆、上海、浙江、石家庄等地注重对社区医院的投入和管理,或加大社区医疗服务软硬件建设的投入,或提高医护人员的待遇和技能,或实行药品的“零差价”销售,或试行首诊制、双向转诊,等等。让老百姓不出社区,就能得到接近或达到大医院医疗水平的治疗,吃上比大医院便宜的药品。这无疑改善了社区群众就医条件,增加了社区医院对老百姓的吸引力。社区医疗水平的逐步提高,将吸引社区医院的就诊人数明显增加,就会缓解大城市、中心城市及大医院的压力;这样,“在农村看病要进城,在小城市看病要到大城市,在大城市看病要到大医院”的状况,以及“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就可望得到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