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新的发展阶段不仅发展目标是新的,更重要的是发展的内涵是新的,发展的方式是新的。因此,需要以新的标尺来衡量发展。山西省用新的指标体系考评各市县工作,就是为衡量发展提供了一把新标尺。这把标尺,不仅衡量着发展的成果,而且引导着发展的方向。
新理念打造新标尺
“十五”时期,山西经济快速增长,财政收入年年高歌,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是,以科学发展观的视野来看,山西经济增长总体上还是一种粗放型外延式的增长。行走在三晋大地,时时可见裸露的黄土、枯干的河床和皲裂的房屋。2004年统计表明,山西每平方公里承受的二氧化硫排放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近3倍,全国30个空气污染最严重城市中山西就有13个,全省60%的河流断面被污染。全省单位能耗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42倍,连年增建电厂,连年供电紧张。2005年7、8、9月,刚到山西任代省长的于幼军到全省各市、县调研,目睹全省各地因煤炭过度无序开采带来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能耗过高、地质沉陷、矿难频发等一系列严重问题,慨然道:“片面以经济增长论英雄,不衡量社会成本,不计资源环境代价,不讲全面协调发展,这样的发展模式无异于慢性自杀,没有价值,没有希望,也没有出路。必须痛下决心,在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内涵、发展目标任务上作重大调整和转变,尽快走上科学和谐发展轨道。”并由此提出研究制定全面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的新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用以指导、考核、评价全省及各市、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取代过去长期沿用的主要以几个经济增长指标指导发展的模式。2005年10月,在研究制定“十一五”规划时,山西省委、省政府认为,对原来以经济指标为主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办法进行改革,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新的地区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保障“十一五”规划的如期实现,对引导推动全省经济社会转入科学发展轨道至关重要。当时国内尚无成例借鉴,山西就组成了由省长挂帅,发改委、统计、环保、税务等部门参加的工作小组,深入调研,自主研发指标体系。消息传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建言献策,专家学者积极参与讨论。经过3个月紧张调研论证,工作小组提出了初步方案。随后,省政府又请省内外20多位专家进行一周专题研讨,8位全国知名院士把脉论证,部分市县长也被征询意见,进一步充实、完善考评方案。山西省统计局副局长翟振新回顾说:“为了让这一指标体系更科学,仅省长、副省长主持的专题会就开了15次。”2005年11月,省委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要建立并实施新的指标体系。2006年1月,在省十届四次人代会上,新的指标体系与全省“十一五”规划同时诞生了。这是全国第一个以科学发展观为背景的新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它以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科技进步、资源环境、人民生活为主构架,44项量化指标充实其中。随后,省政府又研究下发了具体的考核评价方案。这一方案改变了过去的指标简单平均计算的方法,对不同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采取不同的计算方法。其中,经济增长方面11项指标,权重占27%;社会发展方面16项指标,权重占28%;资源环境方面9项指标,权重占24.5%;科技进步方面4项指标,权重占11%;人民生活方面4项指标,权重占9.5%。曾参加指标体系论证的一位院士评价:“该体系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转化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工作,针对性强,可量化度高,若能切实围绕实施考评,必将引领全省经济社会走上科学发展轨道。”
新标尺引领新行动
新的考评体系促进了干部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的转变,促使干部调整工作注意力和着力点,引领全省在科学发展的新起点上赛跑。新指标体系一公布,全省11个市、119个县迅速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学习研究,对照指标制定“十一五”期间的分年度规划。晋城市委书记李雁红用整整3天时间,逐条学习思考。就在此时,环保部门向他报告:几家化工企业排污超标,关,还是放?税务部门提议,这几家企业是税收大户,能不能放他们一马?市委、市政府断然决定:勒令停产,全面治理!随后晋城市一举关停100多家污染企业。环境污染曾经连续3年居全国之首的临汾市,去年打了一场整治环境的攻坚战。他们一边关闭污染企业,一边严格筛选新上项目,一举摘掉了污染全国第一的“黑帽子”。今年他们再接再厉,准备在汾西县建设年产4万吨核桃露的绿色农业项目,在浮山县建设60万只肉羊屠宰加工项目。“97个项目每一项都有特色、有优势,每一项都高度重视了环保和资源节约。”临汾市长李天太说。“十五”期间财政收入翻两番的古交市,去年叫停了11个焦化项目,关闭了9座焦化厂,煤矿也从过去的200多个压减到78个,直接减少GDP3.5亿元。市长李文清说:“排名落后也无憾,今天退一步,为的是调整方向,明天走得更好更快。”去年底,一家企业看准了运城市盐湖区,带着上亿元投资的乙醇项目找区政府立项。区政府3次组织专家评审,认为耗水量太大,予以否决。注重了社会事业和资源环境,盐湖区在新公布的县区考评中荣登“三甲”。3月17日,代县县委书记丁文禄第一次迈进了山西省统计局的大门,了解代县与兄弟县市的对比情况。他说:“过去,咱主要追求经济增长,现在得关注方方面面的发展,哪一项弱了都不行。”一些市县领导深有感触地说,新指标体系和考评办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要求,使科学发展观由模糊变得清晰起来,由抽象变得具体起来,起到了指明方向、明确目标、找到路径的作用。长治市市长杜善学说:“新的指标体系让我们找到了科学发展的抓手,把握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明确了科学发展的进度和目标,是地方工作的指挥棒、时间表和路线图。”新的考评体系,也得到社会各界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太原市政协委员卢亚光说:“这个体系更加重视解决民生、民和、民安等问题,尤其是设置了城乡20%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指标,充分体现了政府让人民群众普遍享受发展成果的执政理念。”吕梁市离石区私企老板刘庆说:“新的指标体系便于群众了解政府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哪些工作完成的好,哪些工作没完成,我们一目了然,增加了透明度。”新发展成为主旋律新的指标体系不仅是引领科学发展的路线图,评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标尺,还是一把考量党政领导干部政绩的新手段,引领山西省朝着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方向迈进。去年以来,山西淘汰关闭了1600个9万吨以下的小煤矿,基本扭转了全省煤炭生产“多、小、散、乱、差”的格局。今明两年,还要通过国有大型煤炭企业集团联合、收购、重组或托管中小煤矿,县、乡地方国有小煤矿和民营小煤矿股份制联合重组,进一步减少煤矿数量,到“十一五”期末,全省煤矿数量将由2005年的9000多个减少至2500个之内,形成2—3个亿吨级生产能力的特大型煤炭集团公司,3—5个5000万吨级以上生产能力的大型煤炭集团公司,大集团控股经营的煤炭产量将达到全省总产量的70%以上。去年,省政府制定和启动实施了旨在改善生态环境的“蓝天碧水工程”、“造林绿化工程”和“矿山沉陷区治理、棚户区改造工程”等三大工程,出台了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建设节约型社会行动纲要等政策文件,实施一系列节能降耗举措。2006年,山西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2.7%,耗水量下降3.1%,总污染物排放也呈下降趋势,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至0.845人,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0%左右,GDP和财政收入分别增长11.8%和38.2%。多年来首次出现经济较快增长、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的转机。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20%。为了加快转变发展模式,提升发展质量,从今年起到2010年,山西将拿出“壮士断臂”的决心和勇气,坚决关闭一大批高耗能、高污染的小钢铁、小火电、小焦化、小水泥、小冶金等企业,淘汰相当于2005年工业销售产值1/5的落后产能,届时,山西的资源利用水平、能耗水平、污染减排幅度和产业素质水平将迈上一个大台阶。近日,山西省委组织部部长任泽民说:“下一步我们将直接采用省政府的44项指标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对全省市、县党政主要领导和领导班子考评的重要内容。”山西省委省政府还决定,今后,对与44项指标体系内容相重复的其他各类评比考核、达标验收等活动一律取消,避免多头、重复考核。定襄县县长贾玉文说:“从前多头管理、重复考核,县里最多一天接待过6个考核组,部门苦,群众烦。现在统一围绕44项指标转,上面派下来的考核组精简了,基层负担减轻了,干部群众非常拥护这一决定。”山西省省长于幼军坦言,新的指标体系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和完善,但一年来的实践证明,它促进了干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的转变和地区发展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引领全省经济社会朝着科学发展方向迈进的作用。蓄势待发的山西,正以新的姿态,展开羽翼,升腾前进。(记者罗盘 鲍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