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吴先生和朋友在一家餐馆食用癞蛤蟆之后,先后出现中毒现象,经过几天治疗才痊愈。专家表示,不少人称癞蛤蟆能滋补、止咳,还能排毒养颜,其实这是一种错误认识。癞蛤蟆不仅皮有毒,死了的癞蛤蟆也有毒,建议市民不要食用,以免危及身体健康。
上个星期的一天傍晚,吴先生和3个朋友相约来到柠溪某餐馆吃癞蛤蟆。除一些配菜外,他们要了3斤癞蛤蟆,老板还奉送了一斤。吃完之后,四人乘坐公交车回家。
不久,吃癞蛤蟆最多的一人出现头晕目眩,想呕吐,怀疑是癞蛤蟆引起的。而吴先生只感觉身上有点痒,其他两人则没有反应。当时吴先生还认为朋友大惊小怪,可是吴先生回到家后,也出现头昏、呕吐症状,而且身上越来越痒。具有医学常识的吴先生这才判断是食物中毒了。他立即到附近药店买了葡萄糖和维C服下,但症状并未减轻,胃像搅拌机一样翻腾不停,呕出了许多东西。吴先生心知不妙,致电朋友询问,谁知朋友因为反应太大正在医院打吊针。
随后吴先生赶到医院治疗,并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工作人员明确告诉他们,癞蛤蟆身上有剧毒,不能食用。吴先生和朋友经过治疗,直到第四天症状才缓解。
俗称癞蛤蟆的蟾蜍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但都是经严格炮制后入药使用,并对用量要求极严。
蟾蜍背部皮肤上有许多疣状突起的毒腺,可分泌蟾蜍素,人在食用后数分钟即可发病,先是口唇发麻、上腹部不适、腹痛,随即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头晕等症状,严重的会出现昏迷,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野生蟾蜍与其它蛙类一样,体内有多种寄生虫,如孟氏裂头绦虫等存在。如为滋补而食用蟾蜍肉,即便不发生食物中毒,也易引起食源性寄生虫病而危及健康。(蔡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