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录取不是可控的公平
曹林
复旦等几所上海高校在自主招生过程中尝试甩掉高考直接通过面试招生,专家评价“这是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破冰之旅”。新华社发出的通稿题为《复旦改笔试为面试,关键是先保住公平》,而网站转载时题目多为《复旦首次面试招生,家长担忧人为因素影响公平》——这表现出人们在潜意识中对面试的天然不信任。
几所高校对面试的精密安排,体现在体制保障,程序设计,还有技术保证,有的甚至拿出了名誉做担保,总之是竭力让人信服面试录取的公平。其实要彻底打消人们的疑虑很难。复旦也许可能通过努力改变“小环境”,做到力所能及的公平,但对面试的不信任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大环境”的不信任:人们并非不信任复旦,而是对常见的录取腐败的“大环境”缺乏信心。
另一种“大环境”是当下的道德水平。毋庸讳言,基于制度约束的失范,社会当下的伦理环境并不能让人放心,潜规则和暗箱操作流行的现实让很多人总感觉会有人在钻空子走后门,总感觉潜规则影子无处不在,总有一种自己安分守己就很吃亏的“受迫害意识”——这种“大环境”下,人们很难相信会有免其俗的“小环境”;或者觉得,再洁身自好的“小环境”也可能会被“大环境”所湮没。
没有高校自主性的全面保证,面试录取的公平可能会变成一种想像的公平:脱离了社会大环境,想像面试有一个科学公正的程序,想像考官精心设计的问题能“考”出考生的素质,想像面对面交流的灵活考问能突破僵化的“人纸较量”——这可能仅仅是一种想像,归位到现实环境中之后,“想像的公平”会因为整体环境的复杂而变得不可控。公平并非想像得越完美越好,它最重要的品质是现实中的可控性。很多时候,大环境决定着公平实现的路径选择,很多大环境下只能选择一种次优的公平实现方式。
从这个角度看,高考虽有许多弊端,也存在许多不公,但在既有的“大环境”下,通过它实现的公平却是相对最可控的公平;面试录取虽然在想像中更公平,但“大环境”使其带有太多不可控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