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省委多次提出和要求哈尔滨市要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发展的“龙头”。2004年6月省委召开了哈尔滨“加快发展、当好龙头”动员大会。哈尔滨市的广大干部群众不断增强当好“龙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锐意进取、改革创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当好龙头、多作贡献”的工作主题,全力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取得了辉煌的业绩,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了在全省发展中的龙头地位,为全省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为迎接省第十次党代会召开,本报今起推出三篇系列综述,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全方位展示哈尔滨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和广大干部的精神面貌,以激励全市上下再接再厉、开拓进取,进一步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为实现哈尔滨的全面振兴,拉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本报记者 张秀巍
不辱使命,献上高分答卷———
今年前两个月,哈尔滨国民经济延续上年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较快增长,开局良好;200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大关,连续4年保持13%以上的增长速度;2005年,完成工业增加值490.9亿元,连续4年年均增长15.7%,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最快的时期……
回报厚望,龙头高昂立潮头———
2006年,全市经济总量突破20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809.9亿元,均占全省三分之一强,“龙江经济重要支点”地位凸现;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约占全省30.6%,“龙江主要税源地”动力十足;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分别达3036.9亿元和2190亿元,分别占全省半壁江山,“龙江金融中心”生机勃勃;全市电信业务总量达到114.3亿元,约占全省三成,“龙江信息中心”辐射八方……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奋力践行着省委、省政府对哈尔滨的要求:发挥龙头辐射作用,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回眸振兴路,其势已蓄,其力已积。哈尔滨,阔步迈进了科学发展的新阶段。
选准突破点
增长方式全速转变
发展是硬道理。这种发展,不只是数量的多少,也是质量的高低;不仅是一本“收入经”,还是一笔“资源账”、“生态账”。
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时期,资源消费强度较高,如不能加速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经济快速增长难以为继;如不能破解人与环境、企业与环境的矛盾,经济增长有悖初衷。
基于这种清晰判断,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把生产力系统的整体效能和发展状况的决定因素———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作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突破口,攻坚克难,强力推进。
告别了对经济效益的单一期许,换来环境与经济双丰收。利用电厂粉煤灰40万吨,哈尔滨水泥厂每年节省黏土资源10万吨;用啤酒废酵母生产蛋白饲料,啤酒生产大户年创利润1000万元;以制药废渣生产农用肥料,“哈尔滨制药”年增效益1500万元。延伸产业链、增强企业关联度,工业循环的链条上,环环赚得盆满钵满。全市141家大中型企业实施的清洁生产规范化审核,引得各企业实施近千个方案,获得经济效益近4亿元,削减COD2000余吨,“生态工业城”已具雏形。
摆脱了依赖“量”的增长,得到了“质”的提高。市财政每年5亿元的科技投入,成为激发创新激情的不竭动力,推动了增长方式由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的“无隙融合”,形成了促进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技术支撑和动力源泉。仅2006年,全市就有41项产品荣获国家重点新产品,位居东北地区第一位、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二位;实现高新技术产值达到875亿元,同比增长23%,占全省半壁江山;科技创新能力居全国第九位。
要素向优势区域、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集聚,带来了哈尔滨工业结构调整的全新格局:机械制造、高新技术、食品、医药、化工五大产业集群隆起振兴“龙脉”;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渐强渐大;劣势企业快步退出……
从过去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转变为高效、节约、清洁、安全发展———增长方式转变,使哈尔滨经济整体效能大幅提升。
抓住重点
城乡统筹共同振兴
大城市、大农村,是哈尔滨市的特点。
农业基础相对薄弱,农民持续增收困难较大,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是我们的市情。
大都市如何奏响城乡和谐发展同步曲?大农村如何描画振兴同心圆?又好又快的经济棋局怎样突破重点?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壮大县域经济实力,是途径,也是重点。
以工业反哺农业,以城市支援农村,一场轰轰烈烈的新农村建设战役打响。在火热的实践中,哈尔滨成功地探索出了新农村建设之路:改造城中村,建设小康村;提档升级,打造样板示范村;壮大优势产业,建设专业特色村;引进社会资本,发展旅游观光村;撤并偏远村屯,发展壮大中心村……去年,全市新农村建设总投资约20亿元,无论是资金规模还是建设项目,均创历史之最。
现代农业引领,“粮仓”增产增收。政策好、市场旺、人努力、天帮忙———政策与市场的合力,使哈尔滨粮食产量增长强劲。2005年,哈市粮食产量达到92.54亿公斤。去年,又达到创纪录的98.7亿公斤,已逼近百亿公斤大关。两年平均增长5亿多公斤,同样是哈市粮食生产的新纪录。
多予、少取、放活,一个个支农惠农政策让农民腰包渐鼓。2006年,哈尔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405元,比上年增长9.9%。近3年来,哈市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幅14.53%,比哈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出2.1个百分点,比全省及全国分别高出2.03和8.2个百分点。哈市城乡居民收入已呈现同步增长态势,为历史上最好时期。县域经济蓬勃发展,农业设施装备水平连连提升,农村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前进中的哈尔滨,呈现出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气象。
激活支点
改革开放增添活力
改革开放,是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城市发展活力的不竭源泉。
激活支点,深化改革开放,全市上下激情满怀,不断探索———
改善环境的决心和力度前所未有: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为重点,以效能建设为突破口,全市集中整治影响经济发展的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问题,规范行政行为,大力推进政府提速增效,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一个“效率哈尔滨”、“诚信哈尔滨”、“法治哈尔滨”、“文明哈尔滨”和“平安哈尔滨”正在形成。
所有制结构调整集聚和释放势能:着力改变老工业基地城市“国字号”企业比重大、数量多的现实,加快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变国企“瓶颈”为经济支柱;降低非公经济准入门槛,非公企业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一视同仁,鼓励非公企业放手、放胆发展,全市形成了一股非公经济大发展的热潮。2002年以来,全市国有工业企业数量减少一半,利税却增长80%,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提高了40个百分点。非公经济也秀木成林,2006年,全市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1009.1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占全市经济总量半壁江山。
城市更加开放,域外资本添置新引擎:利用内外资结构更加合理、投资领域更加多元、具有牵动力项目数量增多……4年来,入哈的域外资本快速增长,凸现规模、质量双攀高。介入国企,资本激活了哈药、哈啤等企业竞争力;涌入园区,资本加速宾县、尚志等市(县)的乡村工业化;流入城建,资本推动了松北等区域的城市化进程……资本集聚,如虎添翼。一个更加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北国名城加速崛起。
聚焦热点
城市建设更加宜居
城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事实上,一个有个性魅力的城市,不仅在于上天的青睐和赐予,更在于后天的塑造与呵护。
建设“宜居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始终信心坚定、认识明确:牢牢抓住省会城市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把握城市发展规律,坚持用科学理念搞好城市规划,用市场机制加快城市建设,用先进方式强化城市管理……
新理念,带来新突破;新举措,带来新成就。
宜人名城的画卷,已在世人面前展开:
城市综合承载功能增强了。打通保健路、改造公滨路、新建文昌高架桥……越来越丰富的路网,缓解了偏僻区域群众出行难问题。14万户居民喝到来自磨盘山的纯净水;城市集中供热的普及率跃升到61%;城市管道燃气家庭用户达85万户……政府投资、吸引民资与利用外资并重,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使一个个基础性重大项目建设得以顺利进行,极大地解决了市民生活难题。
城市空间结构和布局越来越优化。构筑了以中心城区为核心,新区老区结合、江南江北互动、城市乡村一体的空间新格局。通过提高规划科学水平,依法实施空间管控,有力地推进了城市形态组团化、空间利用集约化,构筑了多极化发展新格局。
“生态城”雏形初具。建设文昌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治理松花江水污染、整治何家沟、建设松北区松浦和集乐两个污水处理厂……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全面提升了城市环境质量,改善了市容市貌,使人居环境不断优化,而且使经济、社会、生态复合系统步入良性循环。
城市文化特色更加鲜明。改造果戈里大街、修缮犹太教堂、修复哈尔滨关道历史文化公园……在继承与创新中,哈尔滨人记忆中逐渐淡去的城市标志,开始重焕生机。充满生机,富有活力,宜居的哈尔滨魅力独具。超越自我,科学发展。站在新的起点上,哈尔滨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