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焦点<<<
昨天,苏州某媒体披露苏州科技学院大三学生段智强为了参加国际巨星成龙参与的“‘龙’的传人——全球选拔大型电视活动”,向学校提出休学一年的想法。报道一出,一片哗然。大家几乎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最近媒体炙手可热的人物——杨丽娟,正因为此,这名学生一时间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报记者了解到,“龙的传人”活动是2007年中国电影电视界的一个盛举,主办方将在几个月的时间里通过公平、公正的程序选拔具有表演潜质的选手向好莱坞发展,继承发展成龙先生的事业,把中华民族武术精髓传播到全世界去。
4月7日,该活动举办了盛典启动仪式。就在这一天,苏州科技学院生物系大三学生段智强在报纸上看到了这一消息。他说,看到之后,心情特别激动,梦想着一展自己多年来苦心练就的跆拳道武艺,还能和心目中的偶像——成龙零距离。就在第二天,段智强向他的辅导员李老师提出了想参加这一活动的想法。李老师了解了段智强介绍的电视活动之后,告诉段这需要很长时间,不能随便请假或旷课,除非休学。
经过权衡,段智强选择了休学。为了稳妥起见,段所在的系主任拨通了他父母的电话,父母听说这件事后也非常惊讶,连夜就从家里赶过来了。段智强见父母来校,不仅没有打消念头,还考虑到参加选拔大赛需要资金支持,不断地做父母的思想工作,天下父母心,看到儿子这般执着,父母的思想工作还真被段智强做通了,他们也倾向于支持儿子。
最终,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段智强终于明确自己的想法,不耽误学业的情况下发展特长。该校有关领导对此表示,如果有正确的引导,就能避免“杨丽娟现象”,我们做到了。
民意争鸣<<<
段智强(苏州科技学院生物系大三学生):现在我的心情很平静,只想搞好学习。我是很欣赏成龙,但我更热爱武术。我不是追星,更不能拿我跟杨丽娟比,她心理有问题,而我在老师的引导下,非常明确了自己的想法。现在我利用业余时间练习跆拳道,目前已经练到黑带,并且在一家跆拳道馆当教练,我希望自己的本领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可,才有了参加选拔大赛的想法。我还一直有个宣传奥运的想法,想召集几个身体素质较好、志同道合的学生一起徒步去北京,沿途宣传奥运,为奥运加油。我一直在为这个做准备,也曾经尝试过在学校的论坛上发帖,但效果不是很好,可能自己做的还不够好。
李依群(苏州科技学院生物系党总支副书记):学校遇到这样的学生还是头一回,学校领导对此非常重视。我们主要是对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首先帮他分析休学的利弊,一位即将大四的学生是否值得为这样的事情而不顾一切,为了去参加选秀这样的理由是否充分。然后我们再给他分析放弃学业后参加活动的可行性,是否一定可以选中,是否一定能如愿。当辅导员觉得段智强的想法不合理时,就及时汇报了上来。学校领导确定段的想法一时无法改变之后,就赶紧联系了他的家长,希望通过家长劝他放弃参加选拔比赛的想法。当学校领导发现家长的想法也有所倾斜时,老师们及时地进行了干预,还好,经过学校的这种分析教育的熏陶,段智强终于放弃了休学参加选拔的念头。
浦玉忠(苏州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学生的思想、需要和兴趣走向哪里,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段智强从开始执意休学追“星”,到后来放弃休学想法对学习恢复热情,安心地回到课堂继续完成学业,这一思想转变,是学校“跟进式教育”的结果。我们校目前正在大力推广“跟进式教育”,对于学习困难、心理困难、经济困难,以及违纪处分的学生进行及时地跟进引导、教育和帮助。学校鼓励学生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兴趣,但既然来到学校读书,就不能让他们轻易荒废学业。当然,教育不能过于死板,如何配合学生完善自己的个性,更好地完成学业,是目前我们需要思考的课题。
徐同学(苏州大学学生):有这样的想法也是很正常的,在我们这个年龄谁没有梦想?崇拜偶像,这更是很平常的事情了,也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我是巫启贤的“粉丝”,如果巫启贤举办这样的活动,我肯定也会去参加的。并且只要巫启贤有什么活动,只要自己有能力做到的,我都会参加。对于那位想参加成龙选秀的同学,我很明白他的想法,因为喜欢武术,从而崇拜成龙,想与他拍电影,这是非常正常的。
记者调查<<<记者调查时发现,在苏州的高校“校园粉丝”普遍存在,多数同学都有自己喜欢的明星。他们往往会自发组成某某“粉丝”群,在某个明星开演唱会之前,他们会提前定位置,并举着横幅提前几小时甚至大半天到场。演唱会开始后,他们的尖叫声会从开场一直延续到散场,震耳欲聋,大有盖过歌星的歌声之势。一场演唱会下来,歌手没累,“粉丝”们的嗓子已经冒烟了。更疯狂的是,有的“粉丝”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参加一些所谓的选秀活动。他们模仿自己喜欢的明星的歌,穿和明星相似的衣服,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成名”,成为像偶像一样的“明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