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普及是京剧发展的基础(京剧为何屡振不兴⑨)(组图)

吴江在四川师大开京剧讲座

《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 于魁智主演

  由于连日劳乏,登上飞机我就想一觉睡到北京。谁知在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演出时的一幕幕,就像电影似地不断在脑海里浮现。初春时的露天操场,5000多名教职员工席地而坐,头顶骄阳,在3个多小时的演出中,画着脸谱的小旗在笑声、掌声、叫好声中不停地舞动。我的心就像掉进了沸腾的海洋,始终激动不已。台上的演员每唱一段,虽然没有字幕,身边总会有人低声随着唱和。5000人合唱“我们是工农子弟兵”,使我感到心在震颤。
我真难把眼前人们对京剧的热情景况和“不景气”的“社会共识”联系起来。实践证明:不是现代的青年学生们不喜爱京剧艺术,关键在于我们是不是做好了普及工作。

  为部级领导干部开京剧讲座

  几年前,我这个中国京剧第一院的掌门人,在舶来艺术和流行文化的时尚氛围挤压下,真是内外交困,进退无门。似乎感到民族文化和京剧艺术的“天地末日”即将临近。没想到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和国家图书馆突然叫我为部级领导干部做一次讲座。当时我心里真有一种捞到一根救命稻草的预感。这一课,怎么讲?讲什么?深了,浅了,都觉得不合适。最后还是“撒手闭眼”决定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讲座和表演相结合,介绍点儿京剧的“ABC”吧。结果却大出所料,很受欢迎。我讲演的光盘竟然还有不少人来要,加印了好几次。弄得我也如坠云里雾中,不知道是我讲的有点儿意思呢,还是我带的那帮“角儿”唱得招人喜欢。反正我觉得这是一条能够引起社会关注京剧的路子。摸着石头过河,也许还能走出“盘陀路”呢!

  “赔本赚吆喝”我们也要做

  最初开展“京剧进校园”是“不强求,谁愿意去谁去。反正没收入。”可剧院一声动员,张建国团长带着他的小青年们便进农大,走南开,折子戏带讲座,惹得学生喜形于色。邓敏团长则带着她的新创剧目《图兰朵公主》和获大奖的原班人马,卸去包装,一桌二椅,也开进了广院、师大等十几个高校,引得师生们“今夜无人入睡”。于魁智团长更是独出心裁,带着胜素、海燕等“梅花”走进了台湾的学校和幼稚园,边唱边教,弄得老少不亦乐乎。各团进校园演出虽然分文未取,看起来好像是“赔本赚吆喝”,实际上使不少青年学生不再听说京剧就摇头了。

  不知是由于中央安排部长、省长们都听了京剧文化讲座的原因,还是我们搞普及的执著精神“感动了上帝”。财政部、教育部、文化部决定,联合组织“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谁料好事多磨,大幕未拉,“非典”先到。好在京剧人苦惯了,我院的“京剧进校园”没收入也坚持了好多年。我相信“没有受累的不是”,只有“舍得”的普及,才能培育出热爱京剧的观众群体。

  2006年财政部、教育部、文化部联合组织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终于启动了。普及京剧终于有了专项资金。中国京剧院一团、二团率先走进了成都、武汉、合肥的16所高校。无论是在二三百学生的梯形教室,还是在千把人的学校礼堂,或是在能容纳三四千教职工的体育馆,每次演讲和演出,都会赢得意想不到的热烈欢迎。记得有一次,在一所重点大学的新校区,当我们乘坐的车开进校园时,高音喇叭里播送着“老鼠爱大米”的歌声,学校正在举办学生文化节,没人顾得上接待我们。演出开始时面对着一半以上的空坐椅,我带着一种酸涩的心情上台演讲,在心中默默地告诫自己,“观众是一个一个争取来的”。也不知道是“哀兵必胜”,还是演员们那天特别卖力气,到演讲演出结束时礼堂里不仅座无虚席,而且连两侧与后面都站满了学生。谢幕时我听着那长达十几分钟的掌声,看着演员被里三层,外三层的学生们围着要求签字合影的情景,眼睛湿润了。一个原来只想应酬一下就离去的学校领导,握着我的手表示歉意地反复说“真是出乎我们的预料”。我不管他原来是怎样预料的,反正我心中自信:只要我们自己努力,京剧艺术在中华大地上是不会因为某些人的文化偏见而萎缩消亡的!

  “接触了就会产生感情”

  在我的心中认准了,不是今天的人不爱京剧,是他们没接触,不了解,不熟悉京剧。我相信“接触了就会产生感情”。我院把普及工作列入5年发展战略纲要的三大工程之中。几年来从学校到工矿,从军营到社区,从剧场到票房,从城市到乡村,从北京到台湾,从东京到首尔,从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到以色列特拉维夫国家歌剧院,我们用各种方式普及宣传京剧文化,用有声有色的演讲结合美视美听的表演赢得了许多京剧的陌生人。

  中国京剧院八楼的小剧场,在暑期就是孩子们的乐园。先看戏曲服饰展,再看演员化装,请叔叔们为自己勾一回孙悟空的花脸,听一听京剧文化讲座,再看戏时就坐得住,看得懂,有兴趣了。甚至有个小学生看过几次演出后,在自己过生日时竟包专场,请全班同学来一块欣赏京剧艺术。

  普及京剧的工作,不但使我们扩大了观众群,培育了演出市场,增加了演员的实践机会,促进了创作和继承的业务建设工作,而且锻炼了一批演员的演讲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真是一举多得,事半功倍。我们吃到了普及京剧的甜头,这一步还要坚持不懈地走下去。我相信,只要对中华文化不带偏见的人,尤其是华人,无论他是否居住在中国,在接触、了解、熟悉京剧后,他都会喜爱我们的国粹——京剧艺术。

  作者简历 吴江,国家一级编剧;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常委。曾任北京戏曲学校常务副校长、北京市文化局艺术处处长、副局长。主要作品有京剧《管仲拜相》、《八珍汤》、《仇女传》、《忠烈千秋》、《泸水彝山》、《图兰朵公主》、《文成公主》及京剧电视艺术片《一捧雪》等十几个京剧剧本。2000年任中国京剧院院长后,在新剧目创作,优秀传统剧目的恢复整理,挖掘、培养京剧人才,剧团经营管理,培育京剧市场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先后主持策划、制作了京剧《女驸马》、《瘦马御史》、《张协状元》、《乌纱记》、现代京剧《江姐》、《油灯灯开花》、新编大型京剧《兵圣孙武》、《泸水彝山》、《图兰朵公主》等。

  尚长荣:

  守护京剧 客观而乐观
尚长荣近影

  拥有一个电子管的收音机就很时髦的时代早已经过去,人们的文娱生活不再只是看戏看电影,我们可以在网上,甚至手机上看电视了,过去只要有好戏就会有经济效益,而今,京剧面临的课题变得多样化:院团的机制体制改革、京剧人的生存状态、观众的喜好等等都需要我们去思考。不管是政府方面、学术社团院团还是观众,这些深爱着中华文化积淀的人,都在一起想辙,想方设法地守护民族戏曲,推动戏曲文化的发展。因此从宏观上来看,这是一种很好的状态。

  但京剧的发展中也不可否认地存在着些许问题,比如说,很多观众对于青年演员的表演功力提出非议。演员表演不到位是和戏曲的教育问题密不可分的。现今,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应运而生,大家有了录音机、录像机等等器材,便开始对这位“录”老师过分依赖。固然,现代的教学手段拥有很多优势,而完全的口传心教已经脱离现实。但是,光跟着“录”老师的听和看,永远也代替不了“练”,需要流汗换来的基本功是永远也无法速成的。当然,我也不欣赏走火入魔,睁开眼睛就是戏的“戏痴”,往往会丧失了应有的艺术灵感。我们应该鼓励青年演员多读典,多看点儿电影、话剧以及南北方的兄弟戏。演员应该从多方面吸纳营养,只有深入生活,体味生活,咀嚼生活,才能把自己的艺术水平发挥得淋漓尽致,才能博得观众的喜欢。无论是戏曲教育还是京剧院团都要克服而今普遍存在的浮躁和急功近利的思想。随着社会的发展,戏曲界的社会功能也远比以前多了,演戏再也不只是为了养家口。作为一个戏曲演员,大到弘扬民族艺术,小到带给人们欢乐,带来美的享受。演员应该多深入到工矿、农村、社区等等最艰苦的地方演出,这并不是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因为,受到最基层老百姓的欢迎对于一个演员来说比什么都珍贵。有很多人反映剧场的票价偏高,难以接受。我想,高雅艺术也应该可以做平民化的运作。降低票价并不意味着降低艺术的水准和高度。艺术需要人民就应当以人为本而非以钱为本。

  守护戏曲艺术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我们应该客观地对待。话剧是外来的艺术形式,它扎根于我国的100年中,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因而形成了我们自己的特色,深受观众的欢迎。这其中也有值得京剧借鉴的地方,一些经典的老戏不能乱动,应该去悉心维护,精排精演。但京剧的发展也要顺应现在人的审美和需求,传统戏的改编,新戏的排演都并非是趋炎附势,而是顺天应时,适者生存。守护、振兴京剧是任重而道远的,我们应该去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对于其前景,我一直都抱有十分乐观的态度,而多排好戏,则是我矢志不渝的追求。

  简介 尚长荣,1940年生于北京,祖籍河北南宫。四大名旦之一尚小云之第三子。现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上海京剧院领衔主演、上海戏剧家协会主席。中国戏剧界首位梅花大奖得主;当代最负盛名的净角艺术家。五岁登台,十岁正式拜师学京剧花脸,先后师从陈富瑞、苏连汉、侯喜瑞等名家。1959年支援西北调入陕西省京剧团,1988年调入上海京剧院。代表剧目:《姚刚》、《连环套》、《霸王别姬》、《黑旋风李逵》、《将相和》、《飞虎山》、《野猪林》、《延安军民》、《张飞敬贤》、《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事》、《廉吏于成龙》等。

  (孙若茜记录整理)

  李宏图:

  迎接挑战抓住机遇
李宏图在《袁崇焕》中饰崇祯

  自京剧振兴的锣鼓敲响以来,可以说上有中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注扶植,下有媒体的力倡弘扬,京剧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广为人知。一方面,京剧在舞台演出市场的竞争中充满危机和挑战;另一方面,也存在着种种机遇,就看我们京剧人如何面对。从大处说,京剧院团的体制机制,能不能从计划经济模式转变为市场经济模式,是核心关键。从小处说,每个京剧从业者如何提高自己的艺术造诣和人文素质,都会直接影响京剧的振兴。我作为一名叶派小生的传人、剧团的主演、又担当着一个品牌剧团——梅兰芳剧团的领导责任,在实践中切切实实体会到,你的所思所想、举措运作,必须与多元化的社会文化环境接轨,必须与当今人们的艺术审美时尚相适应。走近剧场看京剧演出的,不一定就是戏迷,而我们应当力争做到的是每场商演都戏码硬、阵容强,并有鲜活的视听冲击,让即使是初次接触京剧艺术的观众,也能通过我们在台上的表演,感觉出京剧这门艺术的美轮美奂来。

  我认为,提倡鼓励京剧人的“名利”思想,不是件什么坏事。搞艺术的,在台上面对观众就须表现自我、张扬才情,就得既重“名”又重“利”。你推销出的剧目,在演出中的艺术含金量,所收到的票房效益,都得让人觉得是成正比的。让人觉得是真正的艺术享受,过瘾,值得才行。从剧团的组织者来说,就得有眼光,善于寻找市场卖点,推出有实力的人才,让团内形成共同的“名利”聚焦合力;从个人来说,无论是单挑——在一出戏里领衔主演,还是在强强联合中与众名角联袂,或者在强势阵容中仅充当一个配角,都得拿出自己最佳的演艺状态来。

  作为京剧承上启下的新生代群体,我们大多过了不惑之年,正处在艺海拼搏的黄金时段。演出舞台要求我们的,不仅仅是精到娴熟、原汁原味地传承流派表演技艺,更应该有个人的风格特色和文化底蕴,也就是说,在艺术上要有新的建树。这当然要靠自己的努力了,但是我们也期望着,当京剧新作品在经历“千锤百炼”成为精品的过程中,是不是能够给我们更多的担当呢!我说的担当,不仅仅是提供一个领衔主演的机会,而是说能不能在剧目体裁选择、风格样式呈现、表演技艺构架等等方面,给予我们更有激励性、更宽松的艺术创造主动权呢。毕竟,我们站在舞台上,京剧将由我们传承、光大,如何让观众喜欢,我们最有切身感受啊!

  简历 李宏图,北京京剧院梅兰芳剧团常务团长暨领衔主演,著名叶派小生,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曲学院首届京剧研究班毕业生;第十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

  (刘福民记录整理)

  于魁智:

  京剧正兴盛
京剧进校园,于魁智为学生们签名。

  谈起京剧的发展,或许有很多人都会认为京剧在样板戏时期最火爆,而现在只是落日残阳。但是,我却认为,在我所经历的京剧发展过程中,如今的京剧才正处于一种兴盛,甚至可以说是辉煌的鼎盛时期。那个8亿人民传唱八个戏的状态,是一种京剧人与广大观众乃至全中国人民共同的悲哀。那种“一花独放”的环境,使艺术得不到应有的发展,甚至趋于枯竭。民族的传统文化何止八个戏?即便戏是精品,是经典,但正如人只有吃五谷杂粮才会健康一样,百花齐放才是艺术应有的状态。

  徽班进京两百多年,京剧到今天仍然占据一席之地,且流派纷呈,舞台绚丽。虽然有时剧场的上座率并不是很高。但是我认为,不能以一场演出的票房,观众的上座率来衡量一个剧种的兴与衰。或许在长安大戏院看演出的只有一名观众,但你无法猜想此时有多少人正围坐在电视机旁锁定了戏曲频道。如今的传媒形式很多,观众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各种艺术形式之间激烈的竞争,大量外来经典艺术进入我们的生活,京剧自然会受到一定的冲击。面临这样的现实,京剧不仅有立足之地,还将发展得越来越好。近年来中央领导对于京剧高度重视,用于京剧事业的财政拨款逐年加大,就拿京剧人演出的环境来说,坐卧铺,睡宾馆,这和我毕业时的演出条件早已是天壤之别。

  深入地理解和欣赏京剧,不仅需要了解历史,还要对舞台上的脸谱服饰等等都有一定的理解。因此,京剧迷往往是拥有一定文化和阅历的中老年人。我们不能强制年轻人喜欢京剧,但国家一直以来都在想尽一切办法,用各种形式争取青年观众。我们每年都组织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在我一年的100多场演出任务中,有二三十场是演给年轻人的。在大学演出时,常常会引起轰动,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很多大学生都反映,看了京剧便开始慢慢喜欢上了。“慢慢喜欢”是个过程,在这之中我们不能放弃他们,因此,一定要坚持每年送戏进校园,不能半途而废,前功尽弃。不可否认,现在的年轻戏迷是少数,这大概是因为京剧在传播力度上还有所欠缺。很多名家的演出任务都很重,身不由己,不可能总是到校园或者到农村进行演出。另一方面,大学生在校园中为自己的目标奋斗,往往一心着力于完成学业,没有很多额外的时间和金钱用于娱乐休闲,这样的经历我也有过,因此特别能够理解。很多年轻人为近年来风靡的选秀节目着迷,引起了许多非议,但我倒觉得,人对于艺术,或者说对于业余生活的理解和追求是要顺其自然的。毕竟流行的东西并非会流传,去年火热传唱的网络歌曲,今年就已经销声匿迹,而京剧,则是要流传下去的。

  京剧传统的欣赏习惯是“看戏看角”,这与话剧和电视剧观众注重情节的形式不同。就拿《四郎探母》来说,普通演员在剧场演出也许就卖不出票,而若是李维康和耿其昌这样的名角来演,上座率就会很不错。很多地方的院团,由于没有很好的人才和很强的阵容而不能受到观众的欢迎。这其中不仅仅是演员培养的问题,也存在体制的问题。虽然,国家这些年对文化已经高度重视,同时大力推行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但发展是需要时间的。我希望社会的方方面面能更加支持这项事业,且能加大投入。因为国家之间的比拼不止于经济,还要比文化和国人的素质。我们需要耐心等待京剧的进一步发展,相信它定会越来越好。

  简介 于魁智,回族,1961年出生在辽宁省沈阳市,师承黄云鹏、杨元咏、叶蓬、李世霖等名家。现为中国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一团团长。荣获1987年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最佳表演奖;1989年第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991年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最佳表演奖;1993年梅兰芳金奖;第十二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多项殊荣。现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委员、中国文联委员等。经常上演的剧目:《上天台》、《四郎探母》、《响马传》、《野猪林》、《满江红》、《空城计》、《伍子胥》、《二进宫》,新编历史剧《袁崇焕》、《兵圣孙武》、《弹剑记》及大型交响剧诗《梅兰芳》等。

  (孙若茜记录整理)

  李胜素:

  年轻戏迷有很多
李胜素在《洛神》中饰甄宓

  如今,很多传统文化都在回归,在这样的氛围中,我其实并没有感觉到京剧的“不兴”。

  京剧戏迷往往是一个固定的团体,很多人认为只有中老年人才会对京剧着迷。但实际上,我们每次演出时,台下都会有很多的年轻人。演出结束,到后台献花的也尽是些年轻女孩儿。我的戏迷网就是一对儿十几岁的美国双胞胎姐妹创办的,现在网站上注册的会员有两千多人,几乎都是年轻人,我有时也会去浏览一下。我们每年都会到全国各地的高校演出,走进校园时会发现很多热爱京剧的学生,当然,也有许多大学生是第一次看京剧,他们说,“没想到京剧这么好看”。

  我们也常常会到大学里讲学,解答大学生提出的很多关于戏曲的问题。每年到台湾演出时,我们都会提前一星期到达,到学校里讲课,甚至也会深入到中小学中去,给他们做一些舞台上写意似的表演。有一次,一个台湾的中学生向我们提问,“京剧的人物怎么接吻”。我们就当场给他们表演并解释。这样一来,就使他们慢慢对京剧熟悉起来,再看舞台上的演出时就不觉得陌生了。另一次,我们到兰州的一所职业技术学院演出,学校几千人,每个人都会唱京剧,我们到了学校之后,学生组成的方阵这个唱完那个唱,让作为京剧人的我都感到无比震撼。

  现在的文化、娱乐形式已趋于多样化,人们有很多的选择余地。尤其是年轻人,休闲时或许会去唱歌或者热舞,但很少人会想到去剧场看一出京剧。但着迷于京剧的人常常会把京剧比喻成“绿色鸦片”,一旦喜欢,就会“上瘾”再也离不开了。我们排戏的时候也在绞尽脑汁地去想怎样才能把年轻人吸引过来,在保留经典唱段,不失老观众的同时,把新的观众带进来。比如说中央台的一些晚会,把原有的京剧加入一些音乐元素,听起来就会让人觉得更容易接近。当然,如果加大宣传,能让更多人走进剧场去感受在电视上无法看到的效果,更有益于扩大京剧迷的队伍,现在的流行音乐多半就是得益于繁复的包装和宣传。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所看的第一场戏的质量很重要,如果一开始接触的是水平不高的表演,那以后肯定不会再看戏了。因此,提高演员的表演水平和整体素质也是十分关键的。当今的年轻人文化修养不断提高,相信会有更多的人能静下心来到剧场看戏,慢慢爱上京剧。

  简介 李胜素,河北柏乡人。第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中国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自幼学戏,师承齐兰秋、刘元彤、姜凤山并拜京剧艺术家刘秀荣、梅葆玖为师。1987年参加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获优秀表演奖;1991年参加全国中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获最佳表演奖;1992年参加文化部新剧目汇演获优秀表演奖;2003年荣获中国金唱片奖。现任全国青联委员、文化部青联常委。经常上演剧目:《廉锦枫》、《穆桂英挂帅》、《凤还巢》、《生死恨》、《四郎探母》、《霸王别姬》、《贵妃醉酒》、《洛神》、《宇宙锋》、《谢瑶环》、《白蛇传》等。(孙若茜记录整理)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尚长荣 | 于魁智 | 吴江 | 李宏图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商 机 创 业 投 资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