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潮头:政策拥军日趋完善2006年,南京市接收安置军转干部人数是往年的两倍,但大都得到了妥善安置。南京市每年接收安置军转干部人数几乎占全省三分之一,为什么能实现用人单位、部队和转业干部本人的“三满意”?市委书记罗志军认为,关键是南京市的拥军政策日趋完善。
南京驻军部队多,市委、市政府在实践中认识到,做好新时期的拥军工作,光靠领导重视和少数部门去做是不够的,必须依靠政策拥军。
在听取部队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经过充分协商,南京市制定了《关于建立和完善南京市军地双拥联席会议的意见》,形成了协调顺畅、运作规范的双拥工作新机制。他们还设立了常务会议、专题会议和全体会议3个层次的会议制度,成立了军地房地产、保护军事设施、优抚安置、协调军地纠纷、部队支援地方建设5个专题协调小组。经反复研究并借鉴外地一些做法,《南京市拥军优属若干规定》等70多个政策性文件陆续出台,使军人住房、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难点问题都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同时,市双拥办吸收南京军区空军、省军区、武警江苏总队和南京警备区的干部一道共同处理双拥日常工作,军地合署办公。
敢领潮流:探索双拥新模式
某繁华集市挡住了部队紧急拉动炮车前行的一次尴尬,引发了一场改善部队战备道路的攻坚战。在南京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下,有关部门为驻军修建门前道路、训练基地、专用交通线,对营区周围环境进行了普遍清理。
怎样让军地资源共享?南京市军民走出了一条条新路。由36名两院院士、专家教授、高中级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科技拥军服务团,先后到军营举办讲座、咨询千余场,解决技术难题500多项。南京大学、南京邮电学院、江苏一德集团等10家单位被南京市命名为“科技拥军基地”。有关部门主动上门征求驻军意见,梳理出吃水、用电、用气、住房等方面75个“老大难”问题,当年就有41个得到解决。南京市粮食系统承包部分军事院校的食堂、超市和浴室后,达到了压缩部队编制,节约经费开支目的,也为地方下岗职工提供了再就业的机会。
365行,行行拥军;365天,天天爱民。谈到这个双拥新格局,市长蒋宏坤自豪地说,地方为部队多办保障打赢的实事,部队为群众多做关系民生的好事,是新世纪新阶段南京双拥工作的一个突出特点。
再推潮势:共建共享和谐社会
3月12日,由南京政治学院学员杨涛主讲的《贯彻“两会”精神,构建和谐社区》党课,围绕物权、房价、就业、教育和医保等问题阐述详尽,吸引了社区百余名党员群众。这是南京政治学院选派百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担任地方社区党建顾问的一个镜头。
军民共建文明社区,是南京市一道亮丽的风景。在全市1407个军民共建对子中,社区共建对子占三分之一。通过开展评选“十佳军民共建文明社区”、组织“知荣辱、促和谐,双拥工作进社区”等系列活动,南京市成功创建了首批无毒社区、科普先进社区,文化、法律、科普、卫生、健身等主题活动蓬勃开展。
南京市驻军官兵坚持开展“我为石城增光添彩”活动。去年举办的首届中国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期间,近万名官兵积极参与,南京长江二桥、三桥和南京地铁、新火车站、奥体中心、绿博园等重点工程建设中,都洒下了部队官兵辛勤的汗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