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决定,自2007年4月16日起,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去年7月份以来连续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而此前,央行于3月中旬刚刚上调存贷款利率。高频率调控措施,传递出的是一种继续紧缩的信号。
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货币政策工具,西方金融理论称之为“巨斧”型工具,在所有货币政策工具中是最猛烈的。此轮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直接减少金融机构信贷资金供应一万亿,而其乘数效应导致的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更大。短时间内如此高频率的货币政策连续出招,累积效应开始显现。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与固定资产相关的房地产贷款明显受到影响,受产业政策调控的行业贷款明显受限,外贸出口导向也发生微妙的变化。连续性政策的累积效应有一个传导过程,其更深层的影响效果会逐渐体现出来。
一次不到位,两次,三次,通过不断的调整,量的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有质的变化,“药效”就开始显现。美联储在这一轮防范经济过热的博弈中,从格林斯潘到伯南特,已连续17次上调联邦基金利率。中国经济体量越来越大,任何简单化的草率仓促之举都可能引起大的波动。而“小碎步,不停步”,面面观,慢慢调,有抑有扬,适时适度,通过微调来实现标本兼治,保持经济健康发展,实现理性繁荣,这是成熟市场治理的重要经验,是格林斯潘连任五届美联储主席的不二法宝,也是中国过去几轮宏观调控积累的宝贵经验教训的总结。
经济周期性变化使得调控成为常态,调控是为了尽可能延缓经济向上的周期,防止经济衰退,避免过去三五年来一次的“大起大落”,这也是多年来江苏在宏观调控方面取得成功的宝贵经验,是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的关键所在。江苏经济金融总量大,信用环境好,优秀企业家多,从过去每一轮调控的经验看,只要见事早、动手快、未雨绸缪,就能抓住机遇,就能在调控中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宏观调控的背景下,增强对经济工作的预见性十分重要。多年来,各家总行在资金使用、信贷投放上都向江苏倾斜,总盘子中切给江苏的蛋糕最大,许多项目都由总行直接“戴帽子”到江苏。去年,在连续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背景下,江苏贷款投放仍比2005年净增1000亿,到今年一季度,江苏贷款余额已突破2万亿。这是一种双赢的选择,各大银行在江苏一年能挣400亿元利润,这块富庶之地的资金富裕状况不会因调控而变化,关键是我们对经济金融运行要有深刻的洞察力和清醒的判断,敏感于重要的经济金融数据,及时判断经济变动的方向和走势,这样就不是机械被动地顺应调控,而是主动地创造性地适应调控。宏观调控给我们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上提供了宝贵机遇,江苏抓服务外包、抓外贸转型、抓消费升级都是及时而有效的,这些工作使我们在调控中能争得主动,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也让我们在面对各种调控和波动时,更加从容,更加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