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扬溧高速两旁8排胸径6厘米以上的意杨生机勃勃,蜿蜒40公里,犹如一道绿色长城,而内侧每5公里搭配的不同树种,既便于间伐,又确保了不同季节不同景观,给人以变化和层次感。
对投资者——江苏大海集团公司来说,由于选择对路的品种,采用对路的栽培技术,这一林地的经济效益可谓胜券在握:至多3至5年,即可收回全部投资。
扬溧高速是镇江今年冲刺全面小康指标之一的森林覆盖率的一个成功案例。截至4月10日,该市已完成造林面积13.01万亩,新建林地面积是前三年的总和。
镇江的绿化造林曾面临三大瓶颈:地方财力有限,投入不足;土地流转困难,规模上不去;后期养护差,成活率不高。
走活绿化造林这盘棋,产业化是破冰之举。该市分管农业的副市长张洪水介绍,所谓产业化,是指本着“谁开发、谁经营、谁管护、谁收益”的原则,在保持集体土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将使用权通过租赁、承包、合作、股份合作等方式,交给那些愿意并善于经营的主体,促进林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林业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建立起投资多元化、责权利相统一的造林绿化新机制。政府及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则侧重抓好规划、管理和服务。
市场力量的介入,使困扰该市多年的绿化造林难题迅速化解:过去仅靠财政投入,林地面积增长缓慢。今年,财政只投入了约4000万引导资金,就吸引了个人、集体和外来资金3.6亿元。句容市行香镇岗坡地很多,种粮要通过三级—四级提水,成本较大,而种树对水的要求相对较小;而且种树每亩年均收入3000元以上,相当于种粮的10倍。但受前期投入掣肘,产品结构难以调整。允许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造林绿化后,九洲木业、丹阳伟林公司等外地造林企业注入资金,迅速在此建起11000多亩速生杨树基地。
过去,绿化造林是政府一头热,农民看不到效益,对土地流转不热心,林业生产也难以形成规模。现在,公司化运作,确保三个方面的收益(土地流转费用;土地流转费用3—5年内调高15%左右;可以在基地打工),加上专业合作社负责提供苗木、技术指导和销售,农民都愿意把宜林土地拿出来种树。如,亿杨林业公司在丹阳流转土地14000亩,德华林产公司在丹阳窦庄与南林大合建杨树良种繁育基地,都一路绿灯,畅行无阻。
过去靠政府掏钱买树苗,组织机关、学校、部队和企业栽种,而后期养护主体缺位,以至于有人抱怨“绿化造林搞了多年却看不到多少树”。现在,或是承包公司包种包成活率,或是投资者抓成活率,总之,种的每棵树都有了“主”,都是自己“家”里的钱,不仅有人管后期养护,而且管得精心仔细。正因如此,谈到市里确定的“两年内完成25万亩造林”的目标,镇江农林部门负责人充满信心。董超标王荧郭江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