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大兴安岭强力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并取得新进展,已建自然保护区8处,总面积1126881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省级自然保护区6处。日前,在中国自然保护区发展50周年纪念大会上,该区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工作受到表彰,大兴安岭地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受到奖励。
近几年,大兴安岭将自然保护区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加大推进,地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开展了有关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和湿地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科普宣教活动,使林区人民对建立自然保护区的认识得到普遍提高。同时,他们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完善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近几年,大兴安岭在各自然保护区相继建立了管理机构,设立了32座保护管理站,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湿地资源和自然保护区的违法行为;加强了内业、档案管理;配备配全各项设施设备,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达4000多万元,有力推动了自然保护区建设进程。
在此基础上,近年来,大兴安岭与有关单位、院校合作积极开展自然保护区资源监测和科学研究工作。在国家林业局的支持下,大兴安岭对国家自然保护区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较全面地了解掌握了保护区建设20年来资源消长情况,科学地评估了自然保护区的保护能力;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建立了中国北方林生态定位监测站、寒温带湿地定位监测站;与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学院、省野生动物研究所等单位在南翁河、多布库尔等保护区开展了松鸡科鸟类、原麝及其它候鸟监测工作,推动了科研工作的开展。通过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大兴安岭寒温带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的种群数量得到了一定的恢复。
大兴安岭自然保护区。本报记者 邱成 摄(黑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