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两年煤炭一直热销,但原来一向粗犷经营的煤炭生产企业———鹤矿集团,也开始精打细算地过日子了。细节之处抓效益去年8月份,集团董事长王泉荣到任后,把全集团公司所有矿区的井下都跑遍了,发现了不少问题。
修旧利废。将生产过程中淘汰下来的废旧生产资料利用起来,大大降低了成本;互通有无。即对大型生产材料实行全集团公司的平衡调剂。在集团公司物资供应处成立了井下物资管理科,建立了全集团的电脑信息化网络,配备了专用软件,将全集团公司的钢轨、电缆、焊管等近百种大型材料统一管理调配,各生产单位互通有无,共同利用;优化设计。优化采区巷道设计,从生产技术上降低成本。过去设计巷道时往往只考虑单一用途,现在则要求同时具备通风、运输、行人三个用途,并且要求简化系统,一条巷道要尽量多地连接各个开采面。观念一变出效益
曾有一个下属单位报上来一个办公楼设计方案。按照这个方案,凡是带“长”的,都有自己单独的办公室。这就是观念问题,王泉荣向大家分析,怎样设置才能节俭又高效?最后,办公楼设计改为,除少数领导有单独办公室,其余人员均在开放式办公大厅办公,既透明高效,又节约了空间。建筑面积砍掉三分之一,费用节省近一半。
转变后,鹤矿集团有了几个大的变化:
非生产性支出大大压缩。以前认为必不可少的各种招待和排场没有了。从机关做起,从领导层做起,在招待费、公务用车、差旅费、办公经费等方面尽量做到能省则省,实行核定定额,费用包干;物资采购成本大大降低,采购物资的质量却提高了;产品结构有了大改变。过去满足于卖原煤,现在则要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精煤产量。今年计划从去年的270万吨增加到330万吨,按照1吨精煤增收100元计算,可增加销售收入6000万元。2006年全集团直接节约资金4000万元。安全生产增效益
“安全”是企业最大的效益。王泉荣上任后,在安全生产方面采取了两个大动作。首先抓安全机制和体制的创新,将安检处和各矿安检科合并,职责明确,效率提高。再者,为井下采掘工设立“安全基金账户”,每人每月工资中拿出200元,企业对应补贴200元,如没有三违现象,季度末将账户内的个人工资部分返还个人,半年末将账户内企业补贴的一半奖励给个人,年末则是账户内的所有款项作为安全生产奖金兑现给采掘工个人。如有“三违”的违章现象,则视情况从账户内扣去奖金。两个动作成效明显,今年,鹤矿集团无死亡事故。(黑龙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