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肖霞:
复试挺顺利 落榜不服气
全国人大代表王全杰
在今年的研究生考试中,烟台大学化院学生郭肖霞报考了洛阳725研究所(全称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3月27日,她以初试392分、专业第一的成绩参加了该研究所的复试。然而一周后,本以为稳操胜券的她却没有被录取。
郭肖霞的班主任,全国人大代表、烟台市政协委员王全杰在在自己的博客上提出质疑,网友广泛评论。
昨天,本报记者来到烟台大学,采访了当事人郭肖霞及其班主任王全杰。
郭肖霞:
复试挺顺利 落榜不服气
记者面前的郭肖霞,个子不高,文静瘦弱,满脸清秀。她今年23岁,河南安阳人,烟大化学生物理工学院大四学生,高分子材料专业。
对于郭肖霞来说,这次考研她经历了大喜大悲的过程,回忆起来至今仍如噩梦一场。
郭肖霞大学四年成绩非常好,每年都拿优秀奖学金。今年考研时,她报考了725研究所。郭肖霞家境贫寒,母亲去世,父亲在家务农,还有一个正在上学的弟弟。她上大学的学费是父亲东奔西借,一点点凑齐的。懂事的郭肖霞不想再让父亲为自己的研究生学费操累,当她在网上看到725研究所全部是公费并且每月还提供生活费时,毅然报考了该所高分子材料专业。
3月14日,郭肖霞从网上查到自己考了392分,理工专业的国家分数线仅为290分。郭肖霞的分数在她的班级是最高的,在725研究所高分子材料专业中位居榜首,比第二名高出12.5分。3月20日,她接到复试的电话通知。27、28日两天,她在725研究所开始了为期两天的面试。
郭肖霞回忆,当时她这个专业仅她1人复试。27日上午,她进行了笔试和实验考试。笔试所考的都是平常的专业知识,她感觉自己答得还不错。实验考试是测橡胶密度,实验的仪器她以前都操作过,做起来得心应手,很快她就做完了实验,当时的监考老师说她做得挺不错,还带她参观了实验室里的其他仪器。当天下午,她参加了面试,十几名老师坐镇,轮流问她问题,问题多种多样,有专业知识方面的,还有家庭状况及个人生活学习情况。20日,郭肖霞进行了体检和英语笔试及口语的考试。随后返回学校。
郭肖霞以为自己的复试挺顺利,录取应该不成问题。然而一周后,725研究所一位女老师通知她:“你的实验没有做好,因此不能录取你,你调剂到别的学校去吧。”郭肖霞问老师:“为什么?”对方回答:“不能详细告诉你。”随后扣了电话。郭肖霞感觉一盆冷水泼到了自己头上。
当时,班里很多考研的同学已经确认录取,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考分最高的郭肖霞却没有被录取。
王全杰:
下届全国人大会,我就此提交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皮革研究专家、博士生导师王全杰在烟台大学有自己的实验室,兼着郭肖霞班级的班主任。在他的印象里,郭肖霞在班级里学习成绩优异且稳定,考研又考了第一名,她的落榜很不可思议。王全杰告诉记者,研究生考试和企业招工不一样,企业招工可以根据老板的喜好来定,没有人限制,研究生考试作为全国统考,必须严格程序,公平、公正、公开,考官必须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学校很少会将专业第一名的学生淘汰,除非确实发现有作弊现象或其他明显的缺陷。”他说。
4月10日,王全杰在自己的博客(https://blog.xinhuanet.com/u/wangquanjie)中发表了《我考研分数第一我却落了榜》一文,他写道:
统考成绩好,并不能说明能力就高。但通过一次几个小时的主观面试(包括实验技能测试)就能确定高分者一定低能吗?725所到底凭什么手段来判断遥居第一名的郭肖霞确属低能者呢?有什么充分理由来否定她硬梆梆的第一名成绩呢?
王全杰反复强调,高分不一定高能,但仅在几个小时内就断定一个学生的水平同样不公平。如何解决研究生复试中的公正公平问题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我们现在需要一套完善的研究生复试体制,既能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又能保证复试中不存在‘猫腻’现象。下届全国人大会,我将把这一问题作为建议提交上去。”王全杰这样说。
725研究所:
郭肖霞“实践能力考核”不合格
王全杰的博客一发表,在网络中引起广泛讨论,短短几天时间点击量就达到万次。
对此,725研究所也做出了回应。该所表示:“2007年我所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11人,因已招收重点高校优秀推荐免试生6人,故仍需招收5人才能满足要求,我所的复试分为专业笔试、英语测试、面试、时间能力考核、体检等五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相关专业人员参加,同时规定‘凡是单个环节考核成绩不合格者不能录取’。在第一批复试的5人中(初试成绩均在340分以上),郭肖霞同学即在其中。复试过程中,因‘实践能力考核’不合格,面试等方面表现较差,不符合录取条件,我所做出不予录取的决定。”
郭肖霞对此很不理解。当时试验时非常顺利,老师还当场表扬,为什么“实践能力考核”就不合格了?这个“实践能力考核”到底是个啥玩意?几个小时的复试就能说明“实践能力”强弱吗?实践能力起码应该在较长时间内考察一个人!
网友:评论不一
很多高校抛出“橄榄枝”
“郭肖霞”事件,引起网友广泛评论。
一位匿名网友写道:“王老师,您真的不错,可以站出来为自己的学生鸣不平!这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我的身上,我2004年考研,我考的分数比第二名足足多了50多分,复试我还是第一,还是一样的被刷掉了!每年有这样遭遇的学生不在少数,谁叫我们是弱势群体?有您这样的老师站出来替学生鸣冤,我觉得这个学生是幸运的!”
另一位网友分析:“在我国当前研究生录取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暗箱操作的确存在,如果是这个原因,那么我们的确应该去呐喊,去批判。不管是哪个原因,我觉得一个全国人大代表能借此事质疑一下研究生复试,终究是好事。”
也有网友对此事认为很正常,一位匿名网友写道:“考过研的都知道,不同学校的分数没有可比性。很多研究所招生时,初试成绩是不带入复试的,只要进入面试名单,压线和高100分是完全一样的。”
采访最后,记者获悉,目前已有很多高校主动和王全杰联系,表示愿意帮助郭肖霞调剂到其他学校复试。·本报记者 刘雪霞 温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