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坡心镇一些村民靠养这种鸟赚了钱盖了楼
他带头养起鸸鹋
记者昨天来到茂名市茂港区坡心镇牛六架村。
在那(霍)七(迳)公路旁的一个果园里,只见果树下按雏鸟、商品(成年)鸟、种鸟分别圈养着许多外形酷似鸵鸟的巨型鸟类。据了解,鸸鹋也叫“澳洲鸵鸟”,属于鹤鸵目鸸鹋科,体型仅次于非洲鸵鸟,其寿命一般在30至50年,一般饲养12至14个月即可屠宰。
村里第一个养鸸鹋的人叫陈沼光,公路边圈养着许多鸸鹋的果园就是他的。陈沼光还是村支书兼主任。陈高中毕业后,曾经跟人到海南打过工,也养过猪。1999年,经广州一个朋友介绍开始学习养鸸鹋。“当时学养鸸鹋主要是觉得它很粗生易养,它的毛皮底下有一层很厚的油(脂肪),所以不惧冷热、不怕风雨,且几乎没有什么病,吃的饲料也简单,收成又快,一只鸸鹋养一年就可出手,扣除成本后大约能赚300元左右,这比种田好多了。”
上图:树上挂着收音机播新闻放音乐
鸸鹋全身都是宝
陈沼光说,鸸鹋全身都是宝:毛是做羽绒的上等材料,皮可做高档皮革,脂肪可做化妆品(如防晒剂),也可药用(以它做成的药膏对烧伤烫伤擦伤有奇效),而且肉质鲜嫩,它的蛋壳也可做成工艺品,壳的渣可作肥料。
鸸鹋以吃黑麦草、墨西哥玉米草等为主,但平时要放点音乐给它们听。陈沼光解释说,目的是为了减少它们的“应激反应”:遇到有客人来参观时,鸸鹋们会惊慌失措,导致减膘甚至猝死。
多听听音乐和新闻,能让它们习惯“明星生活”。记者在采访时,就看到在果树枝头特意挂着收音机,正在播放台海新闻。对于我们的到来,鸸鹋们泰然处之。
助乡亲早日脱贫
陈沼光于2002年开始自己尝试将鸸鹋蛋孵化。他告诉记者,他的养殖场里有两间孵化室,将孵化出来的鸸鹋苗卖给2003年成立的养殖协会会员来养。现在他的协会共有51个会员,其中31户是本村的农民,全村共养有鸸鹋3600只;其他会员分布在羊角、七迳,甚至远至化州、开平等地。
记者说想到村里其他养殖户的家里看看。陈沼光说,不用看了,所有养殖户的鸸鹋都在他的果园里集中起来养,“这主要是为了方便参观。农户到这里喂完他们的鸟后就顺便帮我干点活,清理鸟粪。”农户在陈沼光那里是“免费”领养鸸鹋的(但要交一定的保证金),待商品鸸鹋出售之日再扣回。据说如今的鸸鹋苗已涨价了,但他卖给乡亲的鸸鹋苗却比他创业时(400元/只)的价格更低(360元/只),他说:“我有责任帮助乡亲们早日脱贫。”
据称,许多村民养鸸鹋后也的确脱了贫。他举例说,村里有个叫陈水娣的妇女,原来家里是很穷的,后来把她招进其公司里干活,每月有固定的五六百元工资,又让她领了一些鸸鹋饲养。如今她的家里已盖起了三层楼,丈夫还买了一辆拖拉机搞运输,日子越过越红火。
本报记者 林福益 通讯员 王传明 摄影报道(winzi/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