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四月十九日电
题:比尔·盖茨:“上太空,我可能没时间”
中新社记者
周兆军
有人戏说,假如比尔·盖茨不小心将一千美元掉在地上,他才懒得去捡。因为他弯腰捡钱大约需要五秒钟时间,而他每五秒钟所创造的财富不止一千美元。几年前,在中国高校的BBS上,“拣还是不拣”曾是学生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相比与几年前大家对盖茨个人财富和传奇经历的关注,如今的学生更加推崇的是他的创业精神,他的慈善事业,他的个人魅力。
今天上午,比尔·盖茨在清华大学发表了题为“未来之路:在中国共同创新”的演讲。按照日程安排,盖茨的演讲九点开始,而在他演讲的主楼大门外,学生们七点多就排起了长队。来自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一名学生告诉记者,他想知道在盖茨心中谁是“中国的比尔·盖茨”,是执掌联想大印的杨元庆,还是一手创办盛大网络的陈天桥。
上午九点,“微软之父”比尔·盖茨身穿博士服出现在清华主楼大厅,在一片闪烁的镁光灯和一阵雷鸣的掌声中,他从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手中接过学位证书,成为该校历史上的第十三位名誉博士。
一九七五年,二十岁的盖茨从哈佛大学退学创办了微软公司。在今天的演讲中,他幽默地说:“我很高兴,在接受我的母校哈佛大学的名誉博士学位之前成为清华的名誉博士。”
他的演讲以“未来之路”为题,而这也正是他在一九九五年撰写的一本畅销书的书名。在这本书中,他预测了科技领域的未来走势。十多年过去了,他当年的很多预测都已成为现实。
“我上一次造访贵校是在一九九七年。当时,贵校学生的才华、热情和创造性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比尔·盖茨回忆起自己在一九九七年冬天的清华之旅。那次访问之后,他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将微软亚洲研究院从原计划的印度改设在中国。
今天,盖茨为微软公司和清华大学合作开设“软件科学实验班”揭牌,希望中国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计算机人才。主导该实验班的“图灵奖”获得者、清华大学教授姚期智表示,美国硅谷的许多创新都源于斯坦福大学和伯克利大学的校园,而清华也完全有潜力成为下一个斯坦福或者伯克利,因为这里有许多优秀的学生,有很多有才华的工程师和科学家,有来自政府的大力支持。
几天前,第五位“太空游客”希莫尼透露,盖茨也有意参加太空游。今天,清华法学院一名女生问他是否有此计划,盖茨做了个鬼脸回应道:“我每天都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做,上太空,我可能没时间。”本次访华,是比尔·盖茨对中国的第十次访问,他的每次访问都会带动微软与中国的合作升级。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沈向洋说,这次访问是盖茨最后一次以微软公司董事长的身份访华,以后,他会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慈善事业和教育事业中。(完)(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魏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