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马亚宁)10本薄薄的科普小册子,昨天荣获2006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年届古稀的潘重光参与编写的科学读物《基因宝库丛书》脱颖而出,成为首个获得上海市科学专业奖项的科普读物。
为“基因热”把脉
基因科学与国计民生关系十分密切,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健康长寿、天下太平都离不开基因科学。
——摘自《基因宝库丛书》
基因神探、基因计算、基因财富、基因组漫画……全套丛书共分十册,每册背后都镌题着谈家桢老先生的“基因絮语”。40多年前,潘重光就读于复旦大学遗传学专业,听过谈老的课。这些年来,他始终和谈老保持联系,聆听这位基因学“指路人”的教诲。
2003年初,上海市科委和科协设专项基金,资助科技工作者撰写科普书籍。上海农科院吴爱忠教授和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罗利军教授,找到退休的潘重光,请他参与策划“基因宝库”,为“基因热”把把科学脉。
纠正错误“基因观”
基因,就是遗传因子。在孟德尔提出遗传因子、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后的几十年间,正统科学家们对这位神甫的结论不屑一顾。——摘自《基因宝库丛书》
“吃基因,补基因”,“克隆=复制”,“基因万能”……“这些错误的遗传学知识,正被时髦补品当做‘护身符’,贻害市民健康!”潘重光急在心头:基因技术是生命科学的先进技术,成果贴近百姓生活。但国内外涉及遗传与生命本质的科普类书籍大多专而不全,普通人的基因知识少之又少。
潘重光决定打造一把开启“基因宝库”的科普“钥匙”。他翻出积累几十年的科学资料,四处奔走联系各领域专家,鼓励青年学者尝试科普写作……最终,整套丛书语言生动流畅,插图生动有趣,科学介绍准确平易,大学生读来兴味十足,小学高年级学生和中学生也能看懂。
开动读者想象“马达”
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利”没有直接的母亲和父亲,实际上是提供乳腺细胞核的那头母羊身上掉下的“一块肉”。
——摘自《基因宝库丛书》
科普写作,可谓潘重光的老本行:任教数十年,从未间断科普写作,《遗传漫画》《细胞工程浅说》《奇异的生物工程》等著作不断问世。可此次参与基因宝库丛书,他仍时时叮嘱自己:真实、准确、成熟,是科普撰文的“六字经”。
老先生特别善于“打比方”,开动读者的想象“马达”。那些深奥难懂的科学名词,顿时活灵活现:转基因如同出国留学;“多利”羊是母亲身上掉下的“一块肉”……难怪,许多读者走进“基因宝库”后流连忘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