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弗吉尼亚血案,防止“心理炸弹”引爆
■ 石勇
震惊全球的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枪击案已让中国的公共领域舆论沸腾。当时我就对枪手可能有心理疾病有一种预感。现在,通过美国警方及另一些人所披露的关于枪手赵承熙的各种信息,这一点已经非常清楚:又一颗“心理炸弹”爆炸,而且是扔向了人群。
应该说,人们已注意到了关于赵承熙有抑郁症,并且曾有自杀倾向的信息。但综观其各种表现,至少可以肯定地说,抑郁症这类神经症与其疯狂杀人并无直接联系。校园枪击案乃是其人格缺陷、性格缺陷的产物。
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赵承熙具有“反社会人格”。不过,他的性格孤僻、独来独往、沉默寡言、仇恨富家子弟却异常醒目。从精神分析的视角上看,具有他这种性格表现的人一般都“自我”封闭,其人格结构中“自我”与外界处于紧张的对立状态。如果他的“自我”仍然更多地具有“社会自我”的内容,在潜意识里事实上仍然认同于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话,那么他要么通过所谓的“成功”来获得心理强势地位,要么就切断与外界的联系,退回“自我”的躯壳内。
赵承熙属于后一种情况。别人问他话他不理睬,他写自己的名字只是写一个问号,上课时总是戴着帽子且不与人交谈,这一切都说明他不想与外部世界产生联系,而且要让自己的“存在”在外部世界面前消隐,使自己处于一种可以防止心理弱势的刺激出现的“匿名”、“无名”状态。不得不说,如果被人看见是痛苦的,那么不被人所看见不仅可以避免这种痛苦,而且还可以收获别人看不见自己,但自己却可以在黑暗之中窥见到别人的快感。
并不是所有的性格孤僻者都像赵承熙那样是基于心理弱势。事实上,有另一类性格孤僻者(比如“世外高人”)恰恰是基于心理强势。这一点决定了他们对外部世界很难具有攻击性。但赵承熙这样的人则不是这样,外部世界的存在总会给他以强烈的刺激,因为在心理上他与外部世界仍然是同构的,比如他还想追求女性,还在按贫富对应的社会评价标准仇恨富家子弟。
在这样的情况下,退回“自我”的躯壳内,向内攻击(比如自杀倾向)并不能解决他的问题,他还必须否定、仇恨外部世界,利用对外部世界的攻击性来获得心理优势,保证心理上的生存。这样的人已然成为隐藏在人群中的“心理炸弹”。如果他尝试着与他人一样行为(比如追求女性),即意味着在外部世界面前,他已经把自己给“暴露”,解除了对自己心理弱势的防御。在这个时候,如果他并没有收获成功,他就有一种强烈的挫败感和羞辱感,他将有一种强烈的自我憎恨。这种自我憎恨又向外化为一种强烈的攻击性,并且在心理生存的指令下他必须找借口合法化自己的攻击性行为。“心理炸弹”往往就是这样爆炸的。
有人把赵承熙说成是马加爵的美国升级版本,这是反过来给中国社会敲响警钟。血的事实必须让我们正视中国人的心理问题,通过加大对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支持心理咨询与治疗事业、减少贫富差距、维护社会公正等来防止“心理炸弹”的制造,或在他们还未引爆前,就拆掉他们的引爆装置。
(作者系知名青年学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