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2007年4月18日,美国纽约,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事件中因挺身堵枪口保护学生而牺牲的列维·利布雷斯库的葬礼隆重举行。当地市民纷纷前来为老教授送行。据悉,列维·利布雷斯库最终将被运回以色列安葬。盖蒂摄
4月17日,从北京时间上午9时许,一直到晚上10时左右,整整13个小时,中国许多民众都在为一条不实报道备感震惊。
该报道说,发生于美国东岸时间4月16日上午的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枪击案是中国留学生制造的。
报道让许多中国民众不由得内心一阵紧缩:如此血腥的屠杀事件,竟然是中国留学生干的!整整一天,人们都在谈论:中美关系会不会因此恶化?出国签证是否会变得更困难?
北京时间晚10时许,真凶确认后,大家才发现原来是虚惊一场,但也由此引发了群情激愤,究竟是谁在炮制假新闻,媒体报道怎会在这样大的事件上失真?
假新闻引发群情激愤
“收到短信后,我心里咯噔一下,没想到竟然是中国留学生制造了这起血案。”北京的阮先生说,17日上午,他收到了在某门户网站定制的新闻短信,这条短信说特大枪击案凶嫌身份初步认定,行凶男子是一名持学生签证来美国就读的中国留学生,现年24岁。短信末尾,标明了信息来源是“中新网”。
“不论谁制造血腥屠杀都是不应该的,但一想到行凶者竟然是自己的同胞,心里尤其惴惴不安。”阮先生说,在整个事件中,他为行凶者所表现出来的对生命的极度漠视异常心寒,虽然一早听到消息说美国发生校园枪击案,行凶者是亚裔,但身份尚未得到确认,“当时就很担心是中国留学生干的,没想到竟然是真的。”
结果,他一整天碰到熟人就谈论这一事件可能造成的影响,直到晚上10时左右,他收到门户网站给他发来的另一条新闻短信,称美国警方17日上午证实,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枪击事件的枪手为该校一名23岁的韩裔学生。
“我感到很愤怒。”阮先生说,媒体这样做极不负责。为此,他还打电话给一些门户网站表示了抗议。
而事实上,与阮先生一样,因为感觉被愚弄而充满愤怒的人不计其数,他们纷纷通过电话和网络表达抗议。
有人指出,凶手能双手开枪,熟练射击和换弹夹,从容地近距离连续枪杀数十人,怎么可能是个在大陆读了10多年书、恐怕连枪都没见过的大陆留学生干的?“别说杀人,中国送出去的留学生,许多恐怕连鸡都没杀过。”
也有人指责媒体:“在你们追求第一手消息的同时,请不要忘了,新闻最重要的是真实!”
而身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们,更是准备以华人联合会等团体的名义,对这些媒体发起书面抗议。
惊人的巧合导致假新闻?
“我们在早上9时左右收到了来自竞争对手的短信,说制造枪击事件的凶手是中国留学生,新闻来源是中新网,我们也就很快把这条新闻做上了。”某门户网站的一名编辑说,之后,其他很多新闻网站也纷纷做了这条新闻。
虽然这条新闻现在已被各大新闻网站删除,但记者仍找到了这条新闻的原稿:
中新网纽约4月16日电(邓悦刘小青)今天发生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特大枪案凶嫌身份初步认定:该行凶男子是一名持学生签证来美国就读的中国留学生,现年24岁。但警方称他不是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学生。
消息源《芝加哥太阳报》透露,他于去年8月7日乘坐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的航班飞机从上海出发,在加州旧金山登陆美国,持学生签证入境。
目前,调查人员并不认为他与任何恐怖主义集团有关联,但其作案动机还不清楚。
中新网此后的一篇报道则没有那么肯定,但仍然说:“据消息人士称,当局正在调查凶手是不是一名去年用学生签证入境的中国男子。这名24岁的中国男子去年8月7日乘坐美国航空公司的客机抵达旧金山,他的签证是在上海签发的。”
19日下午,记者通过电话向中新社核实,相关人士表示:“我们确实弄错了,但很快就更正了,那条消息也很快被删掉了。”
一个门户网站的编辑则证实,事件发生当天,中新网确实跟进很快,一晚上就更新了多条新闻,自己网站的很多消息都来源于中新网。这位编辑认为,之所以会出现传播假新闻现象,主要是源于“惊人的巧合”,让人以为得到了非常确定的佐证。
记者了解到,他所说的巧合是因为枪击案发生后,有人找到了一个英文名为“WayneChiang”的亚裔学生的许多信息,该学生的博客显示,他是一位枪支爱好者,上面有很多他持枪的照片。同时,他和传闻中的凶手遭遇了同样的问题:感情受挫,刚和女朋友分手等。于是,WayneChiang就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短短几小时内,他的博客点击率接近4万。
这位编辑认为,从“亚裔”、“枪支爱好者”、“感情受挫”等关键词来看,所有主要特点似乎都是契合枪手特征的,恰好这时候美国有媒体发出专栏作家的报道,并且被美国福克斯新闻网等媒体转载,所以国内的媒体也因此信以为真了。“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么大一个事件,谁也不敢漏掉,所以都在抢,没想到最后竟弄巧成拙,犯了大错。”
确实,“枪手是中国留学生”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把WayneChiang当成了真凶,他的持枪组照也迅速传播开来。
但在美国东岸时间16日晚10时29分(北京时间17日上午10时29分),WayneChiang在自己博客上贴出了声明,说自己不是枪手,却在整个事件过程中,收到了无数个死亡威胁和诽谤指控,手机也因为接电话太多而没了钱。
此后,他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表示:“不错,我是亚裔,我在学校宿舍里住,我是VT(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的学生,我最近和女友分了手,我还喜欢枪械,但我不是凶手。”
美国广播公司也通过不同的政府消息来源证实,WayneChiang并没有被列入怀疑名单,警方也根本没有去调查他。
始作俑者是一名美国专栏女作家
记者注意到,在中新网的报道中,提及了《芝加哥太阳报》(C hicago Sun-times,应译为《芝加哥太阳时报》——记者注)这份在中国并无多大知名度的美国地方报纸。而事实证明,“枪手是中国留学生”报道的始作俑者,正是该报的专栏女作家MichaelSneed。这篇报道是这名专栏女作家在美国东岸时间16日晚在《芝加哥太阳时报》的网站上发表的。尽管随后该网站就删除了这篇报道,但记者还是辗转得到了原文,比较准确的译文是:官方正在调查这个枪手是不是去年持学生签证来到美国的一名中国男子,枪手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内射杀了32人,制造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枪击案。消息人士称,这个24岁的男子在去年8月7日坐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的飞机来到旧金山。消息人士表示,调查发现他与恐怖组织没有联系。
但是,美国WBBM转载时就走样了:24岁变成了25岁,标题变成“Sneed声称:枪手是持学生签证的中国男子”。导语中写道:《芝加哥太阳时报》专栏作家Sneed报道说,那个持枪男子是一个25岁的中国人,去年持学生签证来到美国。
海内外一些华文网站的相关消息,几乎都是根据这两篇文章翻译的,因此同一消息源的报道竟出现了明显的差异:一是有的报道说官方正在调查这个枪手是不是去年持学生签证来到美国的一名中国男子,就是说只是可能,还没确认;而有的报道则说已被确认。二是年龄的差异,一说24岁,一说25岁。
由于众多网站的传播,这些信息立刻在海内外华人社会产生了极大影响,以至很多人都信以为真。
“很遗憾,已证实凶手是中国人。”北京时间4月17日下午4时31分,一位在美国的中国访问学者给本报记者发来短信。他是在多维新闻网看到“校园枪击33人死亡凶嫌疑来自上海”这一消息的,该报道也是援引《芝加哥太阳时报》的报道,称“凶嫌是来自中国的24岁男子”。
当天下午,不仅网络媒体卷入其中,而且一些平面媒体也传播了假消息。台湾《联合晚报》4月17日头版便以“中国凶手自尽”为标题进行了报道。
“在网站我们要通宵值夜班,基本上没有其他消息来源,来自国外的消息都靠翻译外电。”那位门户网站的编辑表示,因为网站的新闻都是要有来源的,有时候他们甚至主动打电话给通讯社,告诉他们新闻线索,让他们先发稿,然后再从网站引用。“有时候我们还把稿子编译出来交由他们首发。”
该编辑表示,更重要的是,美国福克斯新闻网等媒体也进行了转载,各种信息汇集后得出的结论,似乎可以确定无疑是中国留学生干的,“看来越是这个时候越要慎重”。
资深人士认为该专栏作家缺乏报道经验
MichaelSneed的报道激起了强烈反响,留美中国学生以及美国媒体纷纷谴责《芝加哥太阳时报》的不实报道,华人社会要求报社对抹黑报道进行道歉。
据新民网报道,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中国留学生会干事何晓明(音)表示,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中国留学生将发邮件给《芝加哥太阳时报》,抗议不实报道给整个美国的华人社区形象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而《大西洋月刊》的网站则刊载了驻上海的专栏作家JamesFallows的报道,该报道以“一个美国女人吓坏中国”为题,批评了MichaelSneed的不实报道。他在文中写道,仅仅一个美国记者的不实报道,通过福克斯新闻网及其他的一些更小的新闻机构发布,就在中国引起了轩然大波,令人震惊的是,没有任何消息来源可以证实她的报道。
他认为,中国媒体确信这是真的,是因为他们在想,一个美国记者怎么敢独自迅速地向公众发出可能引起国际纠纷的报道?
James Fallows表示,MichaelSneed的报道中每一个有关中国留学生是枪手的细节都是错误的,而且在新闻操作的基本程序上也错误百出。他说他很遗憾地看到Sneed并没有因此而道歉,“如果她再敢发言的话,一定会引来骂声一片。”
James Fallows随后在接受本报记者的电子邮件采访时表示,他以前并不认识 MichaelSneed,事实上,Sneed是一家不知名的美国国内报纸的专栏作家,很少写国内和国际报道,相反,她主要写芝加哥当地的一些拉拉杂杂的琐事,这也许正是她犯错的原因,因为她对国际报道没有任何经验,她不懂得没有任何证据就说枪手来自中国所引发的后果,“没有任何借口,我只能说她太没脑筋了。”
JamesFallows表示,他不认为Sneed是有意针对中国,“我不相信她对中国人民、中国留学生有敌意,但她的报道确实没脑筋并且错误百出”。他表示,美国的一些大媒体比如CNN就比较尊重事实,从事发当天到新闻发布会之前,一直坚持“亚裔”的说法。(中国青年报北京4月19日电/记者叶铁桥)
延伸阅读:
(责任编辑:安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