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天津新闻 > 北方网

塘沽南站19世纪的交通要塞 21世纪将成旅游胜地(组图)

2007年4月18日,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

  2007年4月,塘沽南站已拥有119年的历史。

  塘沽一条略显荒僻的道路旁,耸立着一排灰色的单层建筑。并不是每一个塘沽人都知道她,毕竟和这个城市里那些华丽、新颖的建筑相比她太不起眼了。或许在很多人眼里,她身上该用白浆刷上大大的“拆”,也有可能于家堡商务区的规划上她已经被要求“让座”了。而我以为这个已经被荒弃的火车站是塘沽最恬静、优美的地方——一座灰冷的建筑目光越过海河的粼粼波光平视着对岸长长的河堤。


  她的皮肤上镌刻着这座小城曾经的记忆,曾经的光荣与梦想。而她也被无数塘沽人埋藏在自己生命的记忆里,直到那些人故去。而她依然静静地站在那里,依然如故,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仿佛岁月没有流走。

  我喜欢面对着海河,背靠着她,虽然她一言不发,甚至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没有表情”有的时候是最难读懂的表情。

  一个爱南站的孩子

  记于2007年4月南站建站119年

  这是在某网站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因为它的存在,也就有了我们这一期的内容。

  回忆,是越回忆越多,越回忆心里装得越满。

  塘沽南站已经超越了回忆。

  19世纪的交通要塞

  塘沽南站,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记得它。它是建于19世纪80年代的一个具有119年历史的车站,是目前中国完整保存下来的最早的火车站。塘沽南站(原塘沽车站)是原唐胥铁路延长线的端点,后北宁铁路(北京到沈阳)也经过塘沽南站。地处铁路、公路、海陆的交口,成为19世纪的交通要塞。

  新华路86号耸立着一排灰色的单层建筑,时常会让很多人驻足。 李学朝老师是一位年近七旬的老教师,退休之后就一直研究塘沽历史。

  李老师说,塘沽南站所承载的历史意义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的,在塘沽的发展过程中,南站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首先带领记者来到站台一边的一栋二层小楼前,指着楼门上写的“TANGKU”几个英文字母说,塘沽这个地名就是从修南站时才有的。以前塘沽叫“塘二沽、塘儿沽或溻儿沽”,当年修建者金达在修建南站时很难用英文拼写,就简化为“TANGKU”,从此才有了塘沽之名。沿着站台往西走,在站台边一块不起眼的长石头上面,仔细一看,石头上遗留着“商用铁路”的界碑。上面刻着“北宁铁路岔道商用岔道起点”的水泥标记。原来,1886年,唐山煤矿“积煤日多,欲运煤而路不畅”,后来经过在国内外发布中国第一份招股章程,宣布这条铁路完全按商业规则运作,建成后,就成为中国最早的商用铁路,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仍在京山线上使用,发挥着它不可磨灭的作用。同时,由于南站位于中国的东大门,也成了连接国际的海陆枢纽。

  沿着600米的站台,李老师滔滔不绝地讲着南站的故事,什么马拉火车、塘沽名字由来的传说等等,因为这座文物古迹它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甚至每一个窗口都有一个美妙的传说,当然它也印证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见证了塘沽历史的变迁。

  随后,在海河岸边,李老师说,1890年后,海河上游淤塞,各国航商都在海河下游建码头,当时利用铁路运输方便的条件,码头大都建在海河北岸的塘沽,所以这条铁路的位置也确定了塘沽经济的重心,从那时开始,塘沽的经济从海河南岸向海河北岸延伸,直到现在。

  当时建铁路用的材料都要从国外进口,有了这个车站,中国铁路公司在这里设立了中国最大的铁路材料处——塘沽材料处,并在车站对面的海河边上建立了8个泊位,俗称“八号码头”。那时,全国各地修建铁路的材料都是从这里运输出去,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后方保障。从此,塘沽的海洋化工业、港口、运输业等都一一兴起,为当时中国的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繁荣了塘沽的经济,南站附近成了当时塘沽最繁华的地段,世界各国来往的人士络绎不绝,促进了塘沽经济的发展。

  如今,它就像一位年迈的老人,只能做一些“较轻”的活。但是,它不仅见证了中国发展过程中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同时也把这段历史永久地矗立在海河边,虽然风刮日蚀,青砖的表皮都已经脱落,但是它的美丽依然不言而喻。

  南站承载童年快乐

  李大爷,一位已经第三代生活在这里的塘沽人,虽然他已年过花甲,听力也变得不太好,但一提到记忆中的塘沽南站,李大爷兴致勃勃地讲述着在记忆深处的一点一滴。

  “母亲告诉我,那时建成的塘沽站很漂亮,棕色的外墙,尖尖的屋顶,端庄雅致。车站大门上用楷书写着‘塘沽’两个大字,门上还有三盏圆形灯,那时看起来很新潮。上世纪30年代塘沽站前车水马龙,有代送行李的人、拉客的人力车、货物马车。”因为那时李大爷还很小,对于解放前的事情很多都是后来母亲对他说的。

  李大爷说,塘沽南站承载着他童年的全部快乐,他经常在原先用于火车掉头的“大转盘”处玩耍,在站内还有一个“三面人行天桥”,他清楚地记得桥上还有抗日战争时留下的弹痕,在抗战快结束时,美国人曾经轰炸过南站附近日本人的仓库。解放后,这些都拆除了,天桥略晚些,20世纪80年代才拆,听人说运到了河北某地。南站旁的“日本大院”已经是海警一队的驻地,但老人记忆中的法国大院也已拆除了。老人说到这些事情的时候,眼睛变得有些黯然。突然,老人指着一座两层建筑说是当年的扳道房,二楼中间的“TANGKU”依旧是那么醒目。当初英国工程师命名这里为“TANGKU”,而不是今天汉语拼音的“TANGGU”。

  上世纪50年代,宽敞的候车大厅到举办活动的时候,就会成为热闹的舞会。从老人零零散散的描述回到现实,眼前的候车大厅好像能看见铁路职工的身影。老人回想起那时南站门口的小吃,好吃的面汤……那一刻李大爷似乎还在细细地回味。

  20世纪的忙碌世界

  19世纪80年代,塘沽车站建立。1958年更名为塘沽南站。这段用铁路上的行话说就是“上行可通北京,下行可通东北”的铁路在我国的铁路运输历史上曾经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2004年10月7日7点左右,随着全国铁路第五次大提速,塘沽南站走过了最后一班通往天津站的4492次“塘沽短儿”列车,标志着塘沽南站完成了它的客运使命。但如今,塘沽南站仍用它的身躯发挥着货物运输的作用,运输量较34年前增长2.5倍,仍然承担着一个重要交通枢纽的职责。

  “短儿”缘于通勤

  塘沽南站开通由塘沽至天津市区的客运列车,很多“老塘沽”称之为“塘沽短儿”,也就是塘沽至天津市区的短途列车的意思。

  王姐,最后一班“塘沽短儿”列车的客运值班员之一。她来自一个铁路家庭,1980年,她顶替母亲“入路”,进入塘沽南站工作,并成为塘沽南站仅有的客运线路的工作人员。2001年,工作优秀的王姐成为“塘沽短儿”列车的客运班组领班,也是最后一班“塘沽短儿”列车客运班组领班。另一位张姐是1987年被调入塘沽南站客运部门工作的,从此,她便加入了“塘沽短儿”列车客运班组。直至2004年10月“塘沽短儿”列车停止运行。

  刚谈起“塘沽短儿”列车,王姐就用“说起‘塘沽短儿’,我们还真是有感情,停运时真的舍不得”开了个动情的头。王姐介绍,开通“塘沽短儿”列车主要是为天津港务局、天津航道局、天碱、海洋石油和去市内上班的人员提供的通勤线路,与现在很多公司开通的自市内至开发区的通勤班线很相似。不同的是,“那时的‘塘沽短儿’火极了”,不经意间,王姐表达出了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感。

  客流火爆被迫换车

  1980年,“塘沽短儿”在塘沽的始发站为新港三百吨车站,也就是天津港内的车站,主要是为了方便港内上下班的居民。但在1998年左右,列车不再进港,将起始站设在塘沽南站。中途设站塘沽、军粮城、张贵庄等站,终点站为天津站。

  1980年,王姐刚到塘沽南站上班时,每天只有2趟往返列车,上午一趟,下午一趟。每天上午大概8点自塘沽南站发车,下午最早的约在4:20,大约一个小时就能走完单程。那时,“塘沽短儿”相当火爆,虽然每趟列车都有14节车厢,但还是很挤。此后,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增加了班次,车次最多时,每天有4趟列车往返。由于发车时间变化较大,王姐已记不清具体的发车时间,但基本都是集中在上午6点半至10点和下午4点至6点半。但即使增加到每天往返4趟列车,每趟列车还是人挤人。周一至周五大都是往返天津、塘沽两地的上下班市民。而周六周日,就又有一大批以休闲、娱乐为目的的市民往返两地,形成了“塘沽短儿”每天的火爆场面。

  为此,“塘沽短儿”列车还改变过使用的车型。最让两位工作人员印象深刻的就是1985年以后改用的“大拉门”列车。王姐形象地解释道,“大拉门”列车的车门类似于现在轻轨的车门,为左右拉伸型,而且车门位于车厢中间,但仅在车厢两侧各设一排座位,以便最大限度地在车厢中留出站立空间,满足市民的乘车需求。

  悠久车票做收藏

  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让市民对塘沽南站有着深刻的感情,已经停止运行的客运列车在很多市民心中留下了不可忘怀的记忆。

  采访时,王姐还当即拿出她保留下来的一张2002年的硬板车票,是自塘沽南站开往天津站的车票,票价为4.5元。王姐说,2004年,当时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使用软纸票,但塘沽南站使用的仍是较为原始的硬板车票。1980年,她刚到塘沽南站工作时,票价仅为0.5元,随后慢慢提高。但最终,最高票价也不过4.5元,儿童票价2.5元。

  这时,张姐还讲起了她最后一天售票的小段子,让人们充满好奇心。2004年10月7日前,塘沽南站向社会公告,“塘沽短儿”列车即将停运。10月7日当天,3名在天津读书的大学生专程从天津赶到塘沽南站,购买了3张塘沽南站最后一班客运列车的车票。并向检票人员解释,希望不破坏票面,因为他们想完好地保留这3张车票,以作为对塘沽南站客运列车的纪念。同样的还有一位任职天津站的运转车长,他将自己的好奇和收藏之心都集中于最后1张塘沽南站的硬卡片车票上。

  21世纪的旅游胜地

  塘沽南站是塘沽的根,塘沽地名便由此叫起。历史上的南站是水路、铁路、公路的交通要道,是塘沽的咽喉,是战略要地。现在的南站,更多的是承载了塘沽的历史、铁路的历史。南站是一张特殊的城市名片,在新区开发的洪潮中,南站也将迎来自己的新生,古老的根系,在新土中汲取新的营养,未来南站即将焕发出勃勃生机,新嫩绿叶也将挂满枝头。

  历史的化石

  “工业遗产”这个名词儿似乎还不为大多数百姓所熟悉,可它却已经被列入国家重要文物保护日程中。“工业遗产”作为城市近现代化进程中的特殊遗存,是“阅读城市”的重要物质依托。认定和保存有价值、有特点的工业遗产,并加以合理利用,对于维护城市历史风貌,改变千篇一律的城市面孔、保持生机勃勃的地方特色具有特殊的意义。

  “塘沽车站旧址”即现在的塘沽南站,是我国仅存的最早的铁路车站,至今功能齐备,保存完好。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聘英国人设计修建北洋铁路时,兴建塘沽火车站,詹天佑参加了设计及建设工作。塘沽南站为砖木结构,英式单层高房,原为铁皮顶,后改为瓦顶,其他构件依旧保存较好。占地面积1595平方米,分为候车室、办公室、货运室、转运室、食堂等。站外遗有最早的铁轨遗存以及有关文字铭文,是唐津铁路支线、北宁铁路的北端。塘沽南站铁路是中国第一条标准化铁路,是国内唯一保持最完好的最早的火车站。

  由于滨海新区建设铁路功能的调整,塘沽南站已无昔日繁忙的景象。除少量运输从铁路通过外,车站几近闲置,这就加快了建筑老化的过程。为更好地保护文化遗址风貌,塘沽区文化部门建议政府利用其特有地位建中国铁路博物馆,使国家级的博物馆矗立在塘沽海河之滨。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保护南站这个古老的建筑,也可以通过它特殊的历史地位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有了铁路博物馆,更能诠释南站的文化内涵,让新旧建筑相得益彰,互映生辉。

  旅游的新星

  在中心商业商务区的规划中,塘沽南站被列入了于家堡金融区的整体规划中。南站与《塘沽协定》签订遗址、塘沽第一个党支部遗址等诸多带有浓郁历史味道和文化底蕴的遗址将被规划成为集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公共空间。届时,南站一带大约规划出1公顷左右的历史文化保护用地,专门用作南站及其周边建筑的建设用地。未来的南站很有可能会是一个纪念馆,或者博物馆。规划部门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当具体方案定下来以后,南站会与周边的绿化带结合起来,建成一个公共的空间。由于南站在国内具有特殊的地位,它也会成为吸引旅游者的一个景观建筑。游览这样特殊的工业遗产文化景观,是城市的特色,看中国最早的铁路车站,看中国第一条标准轨只能来塘沽,来南站。这样的特殊人文景观必将成为塘沽旅游的一颗新星。伴随着于家堡地区的开发开放,南站也即将焕发出新的光彩。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商 机 创 业 投 资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