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大的“蜀之源”节能协会近日组织了20名成员转遍学校4个食堂,拍下同学们浪费粮食的镜头,部分照片挂到网上后,却广遭指责,同学说“我自己出的钱,倒掉跟你有什么关系。”他们本想做一个照片“曝光台”放在食堂外,通报给浪费粮食者所在的学院,由学院领导进行教育,结果只能作罢。
(4月19日《成都晚报》)
毫无疑问,“蜀之源”协会的初衷是好的。正如该协会负责人所说,拍摄并不是想伤害那些同学,而是希望让他们“觉得不好意思,最终改掉自己的陋习”。俗话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作为尚无经济能力的大学生,的确不该养成浪费的坏习惯。骂劝阻自己浪费粮食的同学“变态”,就更不应该了。
然而,初衷良好,并不意味着做法没问题。在笔者看来,让20多人耗时一个多星期,拍出上百张照片并搞一次展览,本身就是件浪费资源的事情。难道拍照片和做展板不需要花钱花时间吗?唤醒大家的节约意识,何必要搞这样一个形式呢?
笔者绝非为浪费的行为辩护,但是,要减少乃至杜绝浪费,不是靠“曝光”就能实现的。学生浪费粮食的情况再严重,说到底也只是“私德”而已,并不是违法违纪,有什么理由对他们进行“曝光”,甚至要求学院领导去“教育”呢?何况,“蜀之源”也只是个学生社团,无权自任校园中的“执法者”。
再有,不知参与拍摄的同学有没有想过,食堂里浪费饭菜的学生很多,跟食堂的服务有没有关系呢?节能协会的成员能否多作些调查,比如食堂的饭菜味道是否可口、卫生是否有问题,给的分量是否偏多等等。全面了解现象的成因,再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恐怕大家会更容易接受。更重要的是,高校里最大的浪费者并非随意倒饭菜的学生,而是手掌经费的管理者。笔者认为,“蜀之源”的学生精神可嘉,但若能把自己手中的镜头更多地对准“8000万的豪华校门”,对准“两层食堂的观光电梯”之类,校园节约监督工作的成效就更大了。当然,这要求对他们来说可能有些过高了。(李清)(来源:上海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