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描述了中关村1980年到2006年的历史进程。作者花费了三年的时间,采访了三百多个人物。有在中关村捞得身家亿万的企业家、世界500强的超级大鳄,也有出师未捷的悲剧英雄。所有的那些雄心、野心、权谋、商战、虚与委蛇和彻底疯狂,伴随着云谲波诡的政治风云,在中国的大地上起起落落。
网络时代的新人
新情况层出不穷,这一回,三个中国留学生试图把一个真正的硅谷公司搬到中关村来。
1999年1月的第一个周。
23岁的周云帆走进这条大街,同行者中有他在美国的同班好友杨宁和陈益东。周在北京长大,又曾在清华大学读书,因此对街上的一切并不生疏,他那两个同学可就觉得满眼都是不可思议的景象。白颐路的扩建工程完成不过两年,现在又在翻新,又改了名字叫“中关村大街”。三个年轻人从南到北,不时有个衣衫不整、贼眉鼠眼的人突然出现在面前,挡住去路,问他们买不买软件,有操作系统和形形色色的工具软件,还有游戏和电影。那些人手上似乎拿着整个软件王国,要什么有什么,只不过大都是盗版。这三人一路惊呼,好像看到混沌初开也看到世界末日。
有个人很快得到他们的信任。那是无数打着“中介公司”招牌在这条街招摇撞骗的人中的一个,眼光老辣,看出这三人都是短期旅行者,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模样,却又到处打听可供出租的房间,当即展开如簧巧舌,在收了2500元“中介服务费”之后,立即无影无踪,把三个年轻人甩在大街上发呆。
周云帆决定到母校清华大学去碰碰运气。他带着两个伙伴走进九号楼,沿着楼道逐户敲门,很容易地找到几个计算机系的学生,自我介绍当年也曾住在这个楼里,后来去读斯坦福,现在回来创业,当场把学生们说得热血沸腾。三个人不住打听“谁是清华最厉害的学生”、“谁愿意到校外去兼职”,接着又讲自己的受骗故事。“提防骗子。”杨宁说,“这是我们在中关村的第一个教训。”这一来,气氛更加活跃。学生把他们领到校园南门外的一座楼。房子又矮又破,却有个好名字叫“三才堂”。三人大喜,挑了一间小屋搬进去,架上几台电脑。房钱每天240元,水电费另付。因为它和清华大学不过一墙之隔,所以感觉上就好像是一间硅谷公司紧紧靠着斯坦福。每到晚上,清华大学九号楼的学生们就会结伴而来,大家挤在一起搭起网站构架,按小时领取报酬———如果你每周工作20时,就能拿到大约1000块。
这三人是有备而来。他们学的是电子工程专业,熟知硅谷创业的全套程序,现在兜里揣着20万美元,想要照葫芦画瓢,在中关村把他们的新公司抚育出来。这是一家网络公司,刚刚在美国完成注册,名字是个中西杂交的产物:“chinaren”。没有书写间隔,读法奇特———前半部分为英文发音,翻译过来是“中国”,后半部分则是中文拼音,读作“人”,让人感到既老派又新锐,还有几分机敏诙谐在里面。
他们悄悄开张,调门很低。一年以后“chinaren”火爆起来,见多识广的中关村才渐渐知道这几人的来路。他们都是留学生,全都来自美国硅谷的斯坦福大学。杨宁最小,22岁。陈益东最大,28岁。周云帆是三人之中领头的。1998年他在美国,同时攻读“电机工程”和“工业管理”两个硕士,原本是一心一意读书的,可是“网络热”让他改了主意。硅谷新一轮“创业热潮”对中国留学生们是个激励。他们知道中国的技术潮流总是跟在美国后面,此时杀回国内准能赶上第一波。与第一代创业者不同,与第二代也不一样,他们是中关村的第三代。这是网络时代的一代新人。网络的发展有多快,他们的行动就有多快。此外他们还有一个共同之处:几乎全是“海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