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报讯(记者赵明宇)台湾著名哲学家、国学大师、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傅佩荣先生昨天抵京,并将于今明两天在北京大学做为期两天的演讲。在昨天的媒体见面会上,他对内地出现的国学热给予肯定,对于诠释经典引发的批评,他认为,《论语》里几乎没有一句话没有争议。
虽然是赫赫有名的国学大师,但傅佩荣并非想象中的长者,只有57岁。他说自己做学生时,曾听过南怀瑾先生的课,“他说,如果26岁还没取得成就,这一辈子就没希望了。当时我们听了都觉得太残酷,因为大学毕业就23岁,只剩3年时间。但现在看,搞学问的人如果66岁前有点希望就不错了,我还有点希望,因为没到66岁。”
谈到当下在内地出现的国学热,他表示,自己去年来北京讲学就已注意到这个现象:“我是赞成国学热的,因为认识自己的文化,无论如何总是胜过崇洋媚外。有几百万人买解读《论语》的书总是好事情。”
针对当下国学热引起的一些争议,如主讲人对经典的“诠释”引发不同看法,他认为专业学者对经典的理解,不少仍乏共识。“《论语》里,几乎没有一句话没有争议,甚至从第一句话就开始争议,‘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时习’二字通常被解读为‘经常复习’,正确解读应为‘适时实践’。”他建议学者尽量不要介入到这种争论中,对诠释的不同看法可以开学术会研讨,“毕竟主讲人把一些读者从电脑和网络中吸引来,这是很伟大的事情。因此,与其说主讲者是在教育百姓,不如说他是在引发百姓的兴趣,让他们知道传统文化的可贵。”
读者到底怎样才能正确地学习经典?傅佩荣笑着说,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你必须冒险相信我,因为我至少看了400家《论语》的注解,能找到的我几乎都看遍了。我研究这些一辈子了,有自己的心得,解读《论语》我有自己一套完整的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