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高峰论坛开幕本报讯昨日,本届“渝洽会”上的最后一个重头戏——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高峰论坛开幕。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对外工程公司、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出国人员服务总公司等12家中央工程承包企业和劳务输出企业出席了论坛,来自我市的20余家承包工程公司和各区县的20家外派劳务服务中心,参与了本次论坛和对接洽谈。
两家渝企接下非洲工程
重庆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重庆机械第三设计院两家渝企昨天成为大赢家,它们与中国路桥工程公司、中国工程与农业机械进出口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联盟协议。
根据协议,几家企业今后将在道路、桥梁、工程设计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共同拓展海外工程承包市场,并计划在2年内共同到乌干达、苏丹、毛里求斯等非洲国家承揽工程项目,合同总金额约1.5亿至2亿美元。市外经委有关人士评价说,此举将有助于带动重庆工程承包企业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寻求国际发展空间,实现企业的国际化战略。
三年内外派劳工1万人
昨日,广东新广国际集团还与重庆市对外劳务合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签署了对外劳务输出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该集团今后将逐步扩大在重庆地区招收外派劳务的规模。据称,该集团将主要在我市三峡库区扩大建筑、缝纫等工种的招收规模,计划在3年内实现派出劳工8000人至10000人。在高峰论坛上,其他中央和沿海劳务经营企业也与我市20个区县的外派劳务服务中心进行了项目对接。
重庆企业仍然“少小弱”
截至目前,经商务部批准的、具有对外承包工程资格的企业,重庆只有31家;具有对外劳务合作资格的企业,重庆只有8家;去年我市外派劳工4000多人,目前在外的劳工总数只有10000多人。“重庆具有资格的企业和外派劳工的数量,甚至还不如沿海发达地区城市一个区、一个镇的规模。”市外经委有关人士分析说,重庆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差,关键在于“少、小、弱”三个方面。他分析说,重庆具有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资格的企业数量太少,主要是因为重庆企业没有积极开展对外业务,只满足于本地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而不愿意实施“走出去”战略。同时,重庆企业普遍规模小,承接大型工程和项目能力差。目前在具备对外承包工程资格的企业中,只有4家企业单独承接了工程和项目,其他企业大多是通过分包方式,从别人嘴里接下了一点残羹剩饭。另外,重庆企业的能力太弱,这些能力主要包括融资能力、参与市场竞争能力等。
商务部官员为渝企支招增强跨国经营风险意识
本报讯在昨日的对外承包工程及劳务合作高峰论坛上,商务部合作司综合处处长李永军为重庆企业“走出去”支招。他说,重庆建筑企业要“走出去”,必须要注意风险问题,也就是要增强跨国经营风险防范意识;其次要树立大局意识,坚持互利共赢,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与东道国和谐相处;另外,还得增强跨国经营的管理能力,熟悉东道国的管理法律规范,避免盲目投资,提高应对能力。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副会长迟长海则表示,国内建筑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已是大势所趋,跟韩国、土耳其等国相比,我国开拓国际建筑市场的空间还很大。他说,2008年至2009年,国际建筑市场总规模将达到5万亿美元,目前中国建筑企业机遇最多的地方是非洲、中东和周边国家。
参展商打折促销
本报讯皮具一律售价10元,真丝衬衫只卖50元,食品、茶叶、特色工艺品等一律五折……从昨天下午开始,“渝洽会”会场内数百参展商就开始对样品和参展商品进行打折促销了。记者在展馆内看到,原价400多元的双人帐篷打折到了140元;原价800多元的充气床垫打折到了290元,还要赠送电动和手动打气泵。一家来自广东的皮具厂甚至打出了“全场10元”的特价标签;一家珠宝店把价值1399元的宝石项链、戒指打折到了199元;一些服装鞋帽、保健品、食品、按摩器具等厂家,也纷纷打出了特价或样品打折旗号。记者刘斌陈林/文 记者 毕克勤/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