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是第十二届“世界阅读日”。重庆图书馆在今年6月将搬入新家。据悉,为了庆贺图书馆的乔迁,几家外地的图书馆和出版社已准备向重庆图书馆捐赠一些精品图书。然而,一项调查显示,重庆图书馆3万借书证有两万在“睡觉”,九成多市民一年不进图书馆。重庆图书馆副馆长宋继珍表示,新重庆图书馆正在紧张装修中,等图书馆的软硬件条件跟上之后,相信这一情况会得到改善,希望更多的人能走进图书馆借书加入到全民阅读当中来。
现状
3万借书证两万在“睡觉”
3月1日,重庆图书馆搬迁,老图书馆关闭了开启达60年之久的大门。
重庆图书馆阅览部主任王国廉介绍,闭馆前,重庆图书馆的日均到馆读者仅400~500人次,相对于主城区的500万人口来说实在是太少了。闭馆前,工作人员做的最后一次统计显示,重庆图书馆只办了3万多个借阅证,而真正去借阅图书的仅三分之一,“两万个借阅证在‘睡觉’。使用的借阅证中,也有一部分一年只借一两本书”。
83人中仅一人去借书
另据闭馆前最后一期简报显示,以去年11月为例,来该馆外借图书的只有5270人次,其他月份的人数也与这一数字相差不大。也就是说全年外借图书人次在6万左右,以主城九区500万人推算,有九成多市民一年不进图书馆借一本书。换句话说,一年中,83个主城市民只有一人去图书馆借书。
原因
社会环境影响
对于进图书馆的市民越来越少的现象,王国廉称,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社会环境的改变和观念的冲击,“1985年以后,铁杆读书人就越来越少,当时出现了乡镇企业家,随后一些公务员纷纷下海。有钱之后,他们在图书馆就更坐不住了。一方面应酬多了,没有时间。另一方面,耍的玩的也多了起来,哪里还能安下心来读书?”
软硬件条件差
“文献资源量的问题。这是读者提到的最多的问题。”重大图书馆的副研究馆员杨新崖说:“重庆大学图书馆的馆藏种类恐怕还不足全球文献总量的1%,就算是新出版的中文图书,每年入藏量也不足出版总量的30%。”
重庆图书馆副馆长宋继珍认为读者不爱来图书馆,原因应该从图书馆里找,“我们馆去年一年买书的经费是240万元,在全国各图书馆里排名倒数三四名。其他的硬件条件也在全国排最后几名。新书少了,市民选择面就窄,来几次找不到,自然没有兴趣了。”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这一原因几乎是每个人都提到的,不少读者表示,不但书的品种少,而且相当陈旧,新书几乎看不到。“不但新书看不到,有些经典名著,去图书馆也得找好久,要么干脆就找不到,一点也不方便。”
不如网络方便
“此外,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鼠标一点,还有什么看不到的。谁还愿意大老远地跑到图书馆里折腾呢?”杨新崖感叹。记者随即就此事采访了几个重大学生,他们表示上网比较方便,“去图书馆太麻烦了,比如要查一首诗的出处,不知道作者和朝代,去图书馆无疑是大海捞针。上网查就不一样了,直接‘百度’一下,成千上万的资料不到一秒就出来了。”
改变
新馆可作“私家书房”
位于沙坪坝区凤天路的新重庆图书馆正在紧张装修中,预计今年6月正式开放。据介绍,新馆最大的特点是利用数百台可同时上网的电脑,通过引进、网上搜集、连接中外文报刊数据库的方法,为读者提供方便的借阅服务,更帮助读者实现了“私家书房”的梦想。此外,在自主借阅区,读者可选用5人座的圆形阅览桌和舒适的沙发,一边喝咖啡,一边阅读,还可以一边与朋友们进行交流。除此之外,新馆内还设置盲人“听书”阅览室和儿童阅览室。
欲建立图书馆联盟
提到两万张在“睡觉”的图书证,宋继珍显得十分无奈,不过她相信以后这样的情况会有所改善:“新馆的设计全面从读者的需求出发,硬件条件上去了,自然来的人就多,希望市民能多去图书馆借阅图书。”宋继珍还介绍他们已经作了长期计划,以后将会建立重庆地区图书馆联盟。读者可以在任意一个图书馆内查询、预订和归还其他图书馆的图书。本报记者 薛姣
》
第三场“漂书”活动昨启动
本报讯(记者 薛姣)第十七届全国书市举办在即,“漂书”活动也进入高潮。昨日,第三场“漂书”活动在某商场内正式启动。据了解,在本次“漂书”活动中,书市组委会一共提供了1000余册图书与广大市民分享,书籍内容涵盖生活、科技、管理等多方面。由于此次“漂书”活动在大型百货卖场进行,参与活动的人除了“巴山夜雨书友会”的会员和该商场的优秀员工外,许多前来购物的市民也纷纷向组委会申请加入“漂书”团队,短短半个小时内,报名人数就达300人之多,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到场的书市组委会负责人表示,“漂书”其实也是“六进”活动中“读书进企业”的一项具体措施,活动开展以来得到了我市众多企业的支持。
武侠小说发布会上演cosplay秀
本报讯(记者 薛姣)昨日,重庆武侠小说作家凤歌在解放碑举办了自己的新书发布会。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主办方在现场搞了一个cosplay秀,他们请了6位专业模特分别扮演凤歌几部作品中的角色,演绎书中情节。如此特别的发布会迅速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目光,整个舞台被大家围得水泄不通。他们纷纷表示,这样的签售会还是第一次看到,非常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