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尊“文翁仲”,已经在南郊公园云海湖后门处经受了20多年风吹雨打。公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将在此处建设一个亭子,对其进行保护。刘军摄
本报讯(记者刘军)在南郊公园,有一尊以“杜甫”命名的石雕像在风雨中站立了20多年。近日,经长沙考古研究所专家鉴定,该雕像不是杜甫像,而是一尊出自唐代或者更早的“文翁仲”。但是,这座“文翁仲”来自何方,还有没有“同伴”等都是些不解之谜。昨日,南郊公园管理处表示,将建设一个亭子对雕像进行保护。
这尊雕像高约2米、宽1米,身披朝服,手持牙笏,头戴官帽,长须垂胸。据了解,雕像是1983年在建设南郊公园入门处的小湖时从湖底捞出来的,同时被捞出来的还有石龟和石马。当时负责现场打捞工作的长沙市建委退休职工李炳清说,石像、石龟和石马当时全放在湖边,后来,石龟、石马不知去向。1996年,南郊公园对云海湖进行改造时,将雕像搬到云海湖后门附近。由于曾听说杜甫在长沙沿江一带居住过,石像朝服又出自唐代,所以大家认定雕像为杜甫像,还特地为雕像做了个方形底座,并刻上杜甫诗作《祠南夕望》。
专家确定这尊雕像不是杜甫像而是“文翁仲”后,这尊“文翁仲”来自何方,还有没有“同伴”等问题都摆在了大家面前。市政协文教卫体和文史委员会副主任梁小进表示,他在省政府新址附近曾经见过一个以红砂为材质的雕像。他说,他是在一家农家乐山坡上发现这尊雕像的,当时感到很惊奇,所以印象较深。对于南郊公园这尊“文翁仲”,由于没有亲眼看见过,也说不出什么道道。但是,他肯定地告诉记者,“翁仲”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坟墓守护神,一般分为“文翁仲”和“武翁仲”。省政府新址到南郊公园一带曾经是一个古墓群,出现“文翁仲”雕像并不奇怪。据他推测,“文翁仲”出现在南郊公园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这附近曾经有过达官贵人的墓葬,另一种是从另外的地方搬过来的。由于南郊公园的这尊“文翁仲”保存完好,为研究古代军容服饰、雕刻艺术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南郊公园拟建设一个亭子对其进行保护,使其不再受风吹雨打之苦。同时,还将在雕像旁立一座石碑,刻上“文翁仲”被发现的过程、保护价值等内容,以供后人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