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武汉4月22日电(记者董峻)在22日由农业部和国务院三峡办联合举办的长江珍稀水生动物增殖放流活动中,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南、湖北、安徽、江苏、上海七省二市的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在沿长江的12个放流点同步放流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近40万尾。
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11.3万尾、达氏鲟2000尾,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胭脂鱼28.3万尾。此外,还有省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三角帆蚌、裂腹鱼等120多万尾。
在湖北荆州的放流活动主会场,人们共放流中华鲟51012尾,它们都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人工繁殖、培育的中华鲟子一代。长江水产研究所对此次放流的各种规格的中华鲟进行了标记。在7尾体型较大的个体(包括2尾产后康复野生中华鲟和5尾成年中华鲟)体内埋置了声呐跟踪器,并在葛洲坝以下至长江口布设了15个固定监测站,同时采用快艇移动追踪,对它们回归自然后的洄游、生活等情况进行长期跟踪监测。
另有20500多尾中华鲟使用微型线码标志(DCWT)、射频综合标志(PIT)和锚标进行标记。同时,还对放流的中华鲟进行遗传标记,建立遗传档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