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为了清新空气的汽车香水,却成了“健康杀手”,而记者经过调查发现,目前汽车香水市场各类品牌质量参差不齐,价格悬殊近一倍,很多产品甚至没有厂家和产地。而“暂时没有相关国家标准”,成为汽车香水市场混乱、质量堪忧的根源。
读者报料
日前,记者接到读者张先生的电话,反映自己用了汽车香水后发生了头痛、恶心的症状,身上甚至起了红疹。而在调查中记者发现,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汽车香水市场鱼龙混杂,消费者不知如何分辨。图为一位消费者在汽车用品商店挑选。IC/供图
车主反映:用后头痛起红疹
读者张先生说:“我今年2月在汽配城买了一瓶汽车香水,开始用觉得气味有点刺鼻,也没放在心上,可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身上起了红疹,而且经常头痛,医生说这是过敏现象。”
类似的情况并不仅仅限于张先生。记者随机采访了20位车主,其中18位均表示正在使用或曾使用过汽车香水。
这18位使用者中,有10人表示,自己或朋友、家人在乘车时,有头痛、头晕、呕吐、起红疹等不同程度的不适感。
吴先生就讲述了自己的遭遇:“大概一年前我朋友送给我一个小盒子装的汽车熏香,我女儿一上车就不停地说这种柠檬味道很‘冲’,我当时没在意。晚上女儿身上就开始起些小红疹子,去医院看,医生说是过敏了,询问接触过什么东西后,医生判断可能是汽车香水导致的过敏。”
吴先生也对汽车香水的质量表示了质疑:“如果是合格的产品,怎么能造成这么明显的不适?而且汽车香水和其他的汽车用品不同,既不算装饰也不算配件,不知道如果想要投诉该找什么部门。”
市场调查
目前小商品市场、汽配城和4S店是汽车香水销售的主要渠道。而记者在对几大渠道的调查中发现,汽车香水质量参差不齐;多数产品是国内厂商制造,却没有中文包装。而缺少商标、地址、生产企业的三无汽车香水更成了目前汽车香水市场的“主力军”。
小商品市场:质量参差不齐
在万通小商品市场的一家专营汽车用品的摊位前,一个货架上被各式各样的汽车香水挤得满满当当的。价格基本都在四五十元左右,好一些的则要近百元一个。
不过,记者注意到,在这里的几款卡通造型的汽车香水,上面还挂有“迪斯尼”的品牌,但是记者发现在汽车香水盒的背面全部都是日文和英文,摊主解释说这是进口货,还没来得及贴中文标识,但记者在包装盒底部却发现“MADEINCHINA”(中国制造)。
而一些价格低廉的汽车香水,不仅没有商标,气味也相当刺鼻。
见记者犹豫不决,摊主建议还是买“迪斯尼”:“使得住,味儿也好闻,有顾客说便宜的闻多了头疼。”
汽配城:多是低价三无香水
而在汽配城里,类似的情况也十分普遍。
在武基汽配城记者看到,众多汽车装饰店铺里均有各种汽车香水,香水外包装上的品牌是用胶纸贴上的,玻璃表面没有印字,而有小汽车等不同抢眼造型,样式有十多款之多,价格都在25元到35元之间。另外,还有为香囊的固体香料,是用塑料外壳包裹软颗粒状,同样没有产地标签。
另一种为补充剂,店主介绍,等香水盒中的香水挥发后,可以购买这种补充剂,“既经济又实惠,”店主热情地介绍。记者看到,补充剂都是玻璃瓶装的,有黄、绿、蓝等不同颜色,颜色不同味道也不同,瓶子表面印的字迹比较粗糙,有中文的,也有日文或英文的表示,惟独没有厂商名称和生产地址。这种补充剂最便宜的只要10元,所谓比较好的,也只要20元。
专家观点
汽车香水处于管理真空
汽车香水存在如此多的三无产品,究竟归谁管理?
当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向相关部门请教时,却发现没人说得清汽车香水究竟应该归谁管理?而业内人士也坦言,目前对此产品尚无相关的国家标准。
记者从中国香精香料化妆品工业协会了解到,汽车香水属于一种新兴的产品,目前尚没有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可供参考,同时也没有明确的行业管理归属。该协会的陈秘书长说:“汽车香水只能勉强可以归纳在清新剂类产品中。”
随后记者致电中国日用杂品工业协会,得到了类似的回答。
信报记者 王晓鸥 吴景彦 任宏 徐宏 仇兆燕
健康提示
车内空气污染最好开窗通风
不少人买新车后为了“压”住车内的异味,于是使用汽车香水,而据专家介绍,如果轿车内部装饰而引起的车内空气中甲醛和苯等物质超标,这类超标往往有刺鼻气味,通过开窗通风一段时间可逐步消除。使用汽车香水不能解决有害物质挥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