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京剧大有希望(京剧为何屡振不兴⑩)(组图)

青年演员李胜素(左)和于魁智主演《野猪林》

孙悟空

单雄信

关 羽

晁 盖

梅派名剧《贵妃醉酒》

1930年,梅兰芳访问美国

余叔岩

谭富英

马连良

杨宝森

梅兰芳(后排中)、程砚秋(坐者)、荀慧生(右一)、尚小云

  京剧,中国最有影响之戏曲。京剧,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京剧,中国民族文化之象征。

  在全世界,凡有华夏儿女的地方,几乎都有京剧爱好者,它已成为海内外华侨华人文化认同、民族凝聚的重要精神纽带之一。正因此,当本报就“京剧为何屡振不兴”开展讨论之后,立即得到众多专家、学者、京剧表演艺术家的关心和支持,大家纷纷为京剧的“屡振不兴”号脉寻因,为推动京剧的发展兴盛献计献策。
此番讨论,也引起了海内外广大读者的注意,甚至有读者从美国、巴黎等地打来越洋电话,对这个话题表示关注。

  京剧为何“屡振不兴”?其现状如何、根源何在、有何对策呢?

  遥想当年

  风靡全国

  京剧,形成于北京,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京调等称谓。京剧前身是清初流行于江南地区以唱吹腔、二黄为主的徽班。

  公元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徽戏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京。据《梦华琐簿》记载,其时三庆班以“轴子”取胜(连日接演新戏);四喜班以“曲子”取胜(善唱昆曲);和春班以“把子”取胜(善演武戏);春台班以“孩子”取胜(以童伶名世),“各擅胜场”,唱响北京。

  1820年至1830年间,大批汉剧演员进京,经过10多年徽汉合流同台演出,皮黄交融,同时又从昆曲、梆子、秦腔中吸收营养,于是诞生了声腔以西皮、二黄为核心,行当有生、旦、净、丑,有独具特色的脸谱、服饰、化装,以唱、念、做、打为表演体系的京剧艺术。

  京剧问世后,先有“同光十三绝”在京昆舞台“同光”;继有谭鑫培、王瑶卿位尊“梨园汤武”;再有杨小楼号称“国剧宗师”;接着是旦有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生有余叔岩、高庆奎、马连良、言菊朋、周信芳、叶盛兰,净有金少山、郝寿臣、侯喜瑞、裘盛荣、袁世海,丑有萧长华等。

  1917年至1937年,可以说是京剧艺术发展的高峰期:人才济济、流派纷呈,传统剧目不断加工、翻新,新剧目大量涌现,特别是很多文人名士,如齐如山、罗瘿公、陈墨香、金仲奎等聚集在名优周围,为其出谋划策并参与编写新戏。据说,鼎盛期的京剧剧目总计有5800多个。在京剧兴盛的100多年中,作为精致化、规范化的通俗艺术,京剧成为文化消费的一种时尚,成了那个时代的流行艺术。

  京剧的美丽被世界认知,是从梅兰芳开始的。1919年、1924年,梅兰芳两度率团赴日本演出;1930年出访美国;1934年访问苏联、欧洲。梅兰芳虽不是首位赴海外演京剧者,但是,他展示的中国戏剧当时给世界造成的影响却是轰动一时且意义深远。是梅兰芳使西方艺术界第一次看到并关注中国戏剧,并使京剧作为一种独特的表演体系在西方戏剧界第一次得到承认和肯定。

  渐次萎缩

  屡振不兴

  改革开放这20多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京剧的发展却并未与之同步:观众越来越少,市场严重萎缩。传统剧目大部分失传了,新剧目鲜有既叫好又叫座的,好演员虽不少,却没有新的流派大师出现……于是,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振兴京剧便成了人们关心的话题。上自文化部,下至京剧团,20多年来,为振兴京剧做了许多工作,但京剧却并未走出困境。

  京剧屡振不兴,原因何在?专家、学者给出几方面分析:

  其一,生存环境的改变。

  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带来现代都市快节奏、高效率的运转方式,使社会的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代人的娱乐休闲有了很多选择:网络、电视、电影、音乐舞蹈、蹦迪、选秀、游乐场……在一个文化多元化、艺术多样化的时代,京剧当年独领风骚、凭一出好戏便能造成“满城争说皮黄”的景况自然不可能再有了,传统艺术的边缘化是必然的。

  其二,“谋生意识”的缺失。

  生存环境的改变是外部原因,内在原因才是主要的。回眸历史,京剧当年作为民间艺术,由“名角挑班”——主角、头牌为班主,组成戏班在市场中谋生。“谋生”使旧时代艺人的生活充满艰辛,充满压力,但“谋生”的压力也使他们在艺术上永远进取,面对社会需求的变化能“以变求生”,充满活力。

  新中国成立后,私营的戏班变为国营的剧团,打破了头牌制、主角制,工资由国家按月发,演员过上了扬眉吐气、衣食无忧的生活。随着体制改变而来的,是艺术表演团体功能的重新界定:娱乐休闲功能被忽视,宣传教化作用成了剧团的基本任务。市场和观众的存在和反响与艺人的“谋生”已无直接关系。剧团演什么,怎么演,角色如何分派都不再由主角说了算。好演员凭一出戏,甚至一次赛事也能成名,甚至可以因为在晚会上的几段唱腔,通过电视传播而全国闻名;却又因代表作太少,演出积累太少,创新太少而成不了流派大师,等等。

  其三,理论研究的滞后。

  京剧艺术表演体系的理论研究严重滞后,使得京剧在当代如何创新,如何吸纳西方外来的艺术新观念,如何利用新技术缺失正确的理论指导。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京剧表演艺术虽然被海内外很多人视为“三大戏剧表演体系”之一,可是这一表演体系目前还只停留在舞台实践上,没有形成科学系统的理论。

  多管齐下

  振兴有望

  新时期以来,党和国家对于京剧的关注和扶持,可以说是空前的。建专门的机构、设专项资金;传统老戏的发掘整理、新剧目的创作排演;对老艺术家的表彰、对青少年艺术人才的培养;甚至设置了3年一届的中国京剧艺术节,等等。每年在北京怀仁堂举行的“新年京剧晚会”,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观赏,这也是政府重视民族艺术的一种“国策行为”。近几年,随着国力的加强,国家对京剧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在加强,资金投入也在加大。舆论对京剧的关注和支持,使越来越多的人清醒地意识到,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中,帮助京剧走出困境,对维护民族文化独特个性,对中国戏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增强民族的内聚力和创造力,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京剧自身又当如何行动呢?

  对策一:开拓市场 回归大众

  过去,京剧曾以海纳百川的气度,与时俱进的胸怀,面对生存环境的改变,在征服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走向辉煌。

  如今,京剧正处在新的转型期,生存环境的改变,对京剧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京剧需要把握机遇,通过改革创新,建立起面向市场、面向大众的生产、营销机制。

  专家学者认为,就京剧现状而言,政府的扶持和社会各界的支持至关重要。

  2005年,文化部对全国现有80多个京剧院团进行了评估,公布了11个国家重点京剧院团,推荐了17个省级重点京剧院团。通过评估活动,促进建设,帮助各院团解决了不少问题。如,湖北省为省京剧院拨款700万元更新演出设备;沈阳市政府决定对沈阳市京剧院每年给予“五个一百万”的投入,即创作经费100万、唐(韵笙)派艺术发展资金100万、演出场次补贴100万、人才培养资金100万、人才引进资金100万——这些行动,都是实实在在为京剧“输血”。

  2006年,文化部、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此次活动改变了对国家艺术院团的扶持方式,由政府购买文艺院团的服务,免费提供给大学生。院团多演多得,少演少得,不演不得。有了国家财政对“演出场次”的补贴,剧院不仅可以进入京津地区各大专院校,今年更开进了西北各省的校园。——这,又实实在在是在帮助京剧“造血”。

  政府扶持是外因,自身努力是内因。令人欣慰的是,许多京剧团都在努力调整,以适应市场经济的生存规则。如对人才的培养,中国京剧院的于魁智、北京京剧院的李宏图都是既挂“头牌”,又当团长,因为京剧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无论是“演戏”还是“带团”方面都具有“挑班”能力的人才。

  在现今商品经济的时代,京剧如何营销,也很费琢磨。中国京剧院近来推行京剧“演出季”,好处是明显的:既可提前一年制订周密的演出计划,即什么时间、地点、演什么、谁主演,有老戏,有新剧;又可让演员按这个时间表排戏,剧务按这个时间表加大宣传推销工作。最重要的是,这样做,为戏迷们创造了回到剧场“捧”自己喜欢的“角儿”的机会。

  对策二:守住家底 注重传承

  京剧要兴,先要摸清“家底”。没有“家底”,谈何继承!

  京剧是“角儿”的艺术,同一出戏,“角儿”不同,演出的“味儿”大不一样。京剧艺术的精髓在“角儿”们独具特色的表演上。师父教徒弟,口传心授,代代相传。20世纪50年代的“戏改”,使传统的传承方式中断了,此后种种原因造成大部分传统剧目不见于舞台。近十几年,随着老艺人的相继离世,很多老戏及融在各剧中的绝活奇技,已渐渐随风散去。正因此,老戏的搜寻、记录、整理、存档和复排至关重要,既可巩固京剧的“家底”基础,京剧的可持续发展又有了保证。

  抢救、保存传统的经典剧目,已见成效的是京剧音配像工程——搜集著名老艺术家当年演唱的录音,组织亲传弟子或后代,在曾经参加或观看过演出的老艺术家具体指导下,为录音配上图像。这项浩繁的文化工程从1985年提出、研究、试录,1994年7月开始成批录制,到2002年8月完成任务,历经了17个年头,先后有40多个单位、2万多人次参与其中,共录制京剧剧目355部,制作光盘总计582张,时间总长度达500多个小时。

  京剧音配像的剧目,大部分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前期京剧舞台上的艺术珍品,有的还追溯到上个世纪初,涉及京剧各个行当、各个流派,基本囊括了近代京剧黄金时代大部分名家的代表作。音配像工程的实施,使一些优秀剧目得以保存下来、传承下去,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这实在是一件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大好事!

  传承是不是一定要“演老戏,老演法”呢?有专家认为,若是公认的传世经典,当然可以。名家留下来的经典剧目,决不可以随便糟改。而大多数老戏还是需要经过不同程度的修改加工,才能适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才能与当代人的情感、心灵沟通碰撞,从而被当代人接受、欣赏。

  对策三:打造精品 开拓创新

  京剧被我们尊为国粹,但它不是古董。

  京剧,既是古典艺术,也是现代艺术。与时俱进是京剧的品性,也是京剧比昆曲更容易流行,更受各个时代观众欢迎的长处。

  今天,京剧要回到市场,要与当代观众气味相投,情感相和,关键是要有好作品。不仅要有优秀的历史题材作品,也要有现代题材的作品。《廉吏于成龙》、《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事》、《宰相刘罗锅》、《梅兰芳》、《文成公主》、《华子良》等,都是近年来广受好评的精品力作。北京京剧院的京剧交响诗剧《梅兰芳》,将京剧主旋、流派唱腔与交响音乐和谐交融,充分调动抒情状意的比兴手段展示梅兰芳大师的高尚情操。此剧在海外演出很受欢迎。中国京剧院与西藏自治区藏剧团联合演出的《文成公主》,将京剧与藏剧有机融合并赋予历史故事以新的时代精神,是一次全新的艺术探索。

  京剧如何创新?梅兰芳先生上世纪50年代就京剧改革提出的方针是“移步不换形”。改革创新如果把传统京剧的原汁原味都弄没了,这样的“振兴”,对京剧来说很可能成了伤害。比如很是风行了一阵的“大制作”、聘请话剧导演执导京剧的排演,就引起京剧界不少人士的质疑。他们担心这样的改编、创新,最终会导致京剧不再是京剧。

  京剧的传统是名角挑班制,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为了生存,每个班主都知道:有好戏自然会有观众,有绝活才有戏迷的追捧。上世纪30年代,梅兰芳等名优都有名士为其编写剧本,但不论是改编还是新创,起主导作用的始终是艺人。

  由此可见,京剧是以“表演”为中心。现在京剧有了专职导演,应该说也是适应戏曲艺术发展的需要。但是,京剧的导演须深谙京剧表演之道,尊重京剧是“角儿”的艺术本性,这样才有可能活用程式并创作出能高度概括现代生活形态的新手法。

  无疑,京剧要兴盛,必须有创新,要顺应现代人的审美和需求,当代流行的现代技术手段,京剧可以“拿来”运用,前提是不背离京剧写意、象征、以表演见长的本质。上海京剧院新近推出的由尚长荣主演的《廉吏于成龙》就从昔日《贞观盛事》的写实立场向写意的传统回归了一大步。舞台布景明显比以前简洁明快、富于象征性。

  从小普及

  基础第一

  今天,当我们走进大学校园,了解大学生对京剧的认知和感受时,你会发现,“京剧是中国的国粹,集纳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华,是中国文化的骄傲,应该得到传承”这样的观点,大学生们普遍认同。当中国京剧院、北京京剧院、上海京剧院的当红名角走进校园,为大学生们讲解、表演京剧时,也能在校园掀起热浪。但若问他们会不会因此自己买票去看京剧呢?大部分学生的回答是:“不会。”理由是:“节奏太慢,故事太老,唱词太难,不易接受”,“可供选择的娱乐方式很多,干嘛非看京剧呀!”

  那么,大学校园里到底有没有京剧的知音呢?当然有,而且很多。

  走访大学京剧社团,你会发现,迷上京剧的年轻人,绝大部分少年时便和京剧有过“亲密接触”。少年人是一张白纸,在这张白纸上最初画上的艺术之花,对孩子的审美情趣是可以影响一生的。京剧当年能如此火爆,拥有众多戏迷,与当时有无数民间剧团为了谋生,常年在乡村、城镇行走演出有关。曾经有位留学生回国探亲时,曾经专门跑到京剧院,希望能“补课”学京剧。因为在国外,当外国人赞美京剧时,她作为中国人居然一无所知,实在很没面子。

  据悉,现在中小学的课本里已有京剧介绍了。但戏剧毕竟是舞台艺术,若不与看戏结合,孩子们还是很难与京剧结缘。

  京剧若要培养新的观众,要想拥有懂戏、爱戏、迷戏的新一代观众,就必须进入中小学,从娃娃们抓起。

  行文至此,记者想提请广大读者认真关注深圳的“宝安京剧娃”现象。

  广东人受方言影响,多不懂京剧。然而,在深圳宝安区,却有500多个京剧娃可以粉墨登场,字正腔圆有模有样地唱京剧!500多个京剧娃身后,还有支持他们的18所中小学、幼儿园的所有学生、老师、家长。这一切,得益于3年前宝安区教育局精心策划、组织、落实的“京剧进校园”活动。他们通过与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北京京剧院、吉林省京剧院签订合作协议,聘请一批京剧优秀教师深入各中小学,面对面地指导学生和音乐教师学唱京剧,在中小学校园里成立京剧兴趣班、学生京剧团,在中小学的艺术教育课堂上传授京剧知识,就这样,使很多孩子打心底里真正爱上了京剧。“宝安京剧娃”现象,虽然仅仅出现在一个范围不大的深圳宝安区,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既然京剧能在孩子们身上展现出那么巨大无穷的魅力,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说一声:京剧大有希望呢!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梅兰芳 | 程砚秋 | 尚小云 | 于魁智 | 荀慧生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商 机 创 业 投 资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