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
扫舍
在机场等待登机,一大队人走来,十多对外国夫妻,每一对手里都有一个婴儿,黑发的中国婴儿。有金发的女子将脸紧贴在那小人的脸上,满脸的怜爱,也有人生疏而紧张的搂着孩子,好像搂着一个珍宝。
恍然大悟,这是那些到中国来领养孩子的西方人,在经历了许多年的等待和付出高昂的费用之后,终于找到了他们的中国孩子。
领养孩子,对中国夫妻来通常是一种不得已,因为某种原因自己不能拥有自己的骨血,只能领养一个,而一旦有了这个孩子,一定是要住到没人知晓的地方,绝不能让孩子知道他(她)的身世。而西方人领养孩子,却是完全不同的初衷,完全不同的态度。
我见过好几对法国夫妻,自己已经有了孩子,还决定领养柬埔寨和越南的孩子。如果问原因,首先是因为他们爱孩子,然后是他们希望给这些被遗弃的贫苦孩子一份帮助。这些被领养的孩子,在家庭里是受到和父母的亲生子女一样的教育和爱,一切平等,没有额外的关照,也没有歧视。当然,他们知道自己是被领养的,养父母不仅告诉了他们生活的真相(避免了在日后的某一天这个秘密被揭穿,然后他们会震惊的绝尘而去,就像许多电影表现的一样),他们还会在养父母的引导下,有意识地学习和自己血脉相连的故国的文化。
我常想,在领养这个问题上,为什么东西方有如此大的差异?也许对中国的父母来说,领养更多的是为了自己,为了解决自己的孤独,了在日后渐渐老去的日子里有一份来自孩子的安慰和照顾,而对西方父母来说,将孩子养大是他们乐意承担的义务,是对生命的一种热爱,至于孩子长大之后是否会赡养他们,照顾他们,其实他们是没有更多的要求的。这种东西,说到底还是来自于西方国家源远流长的以人为本,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的价值。在西方国家,对于想领养孩子的夫妻,有关部门会有严格的资格审查,夫妻关系是否和谐,有无犯罪史,身体是否健康,经济能力是否允许……其目的,就是给那些被领养的孩子寻找到真正家庭的爱和温暖,保证他们能健康地成长,这比慈善的意义要高出许多。我是越来越喜欢皮特和安吉莉娜了,他们的那几个肤色不同的孩子,体现了他们对生命的大爱。所有在做父母的人都知道,孩子成长的过程,是一个漫长而辛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不得已地会失去许多享乐,而能够为别人的没有血缘的孩子承担这个过程中的辛劳,那一定是高尚的和值得尊敬的人,是心有大爱的人。
|